一个绞丝旁一个委托的委是緌字,读音是ruí。
纟[sī]汉字部首
纟(读mì、ㄇㄧˋ)是非常用汉字。传统部首作“糹”,根据草书简化而来作“纟”。
[sī]古同“丝”。用作偏旁,俗称“绞丝旁”。很多简体是从草书中演变而来。比如讠[訁]、饣[飠]、纟[糹、糸]、钅[釒],在草书中就有写作今天的“纟”旁这种形式,所以带“糹”字旁的字就都用简体“纟”来表示了。“糸”是楷书的写法。“纟”是简化字的形体,一般只能用于左偏旁,糸、系、絮、累、繁、紫、紊等字不简化。
一个绞丝旁一个委托的委是“緌”字。
拼音:ruí
字义解释
1.古时帽带打结后下垂的部分:“葛履五两,冠緌双止。”
2.像缨饰的下垂物。
3.古代指有虞氏的旌旗,后泛指旌旗或旗帜的垂流。
4.系结。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緌·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8
《广韵》《集韵》《韵会》儒隹切《正韵》如隹切,音蕤。《说文》系冠缨也。《诗·齐风》冠緌双止。《传》冠緌,服之尊者。《仪礼·士冠礼》其緌也。《注》緌,缨饰。
又《礼·檀弓》范则冠而蝉有緌。《注》蝉,蜩也。緌为蜩喙,长在腹下。
又《周礼·天官·夏采注》緌,以旄牛尾为之,缀于橦上,所谓注旄于干首者。《释名》緌,有虞氏之旌也。注旄竿首,其形橤橤然也。《集韵》緌,或作绥。详绥字注。
5.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