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代电子管:5千至4万次每秒。
2. 时间:1946年至1958年。
3. 特征: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
4. 系统: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
5. 内存技术:水银延迟线。
6. 外存储器:穿孔卡片、纸带。
7. 应用领域:仅限于军事和科学研究工作。
1. 第一代电子管:5千至4万次每秒。
2. 时间:1946年至1958年。
3. 特征: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
4. 系统: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
5. 内存技术:水银延迟线。
6. 外存储器:穿孔卡片、纸带。
7. 应用领域:仅限于军事和科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