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薪救火(拼音:bào xīn jiù huǒ)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
1. 解释: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2. 出自:宋苏洵《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3. 释义: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
4.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没能阻止反而加速灾祸。
抱薪救火(拼音:bào xīn jiù huǒ)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
1. 解释: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2. 出自:宋苏洵《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3. 释义: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
4.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没能阻止反而加速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