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黄颡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编辑: 时间:2024-01-26 22:09:39

本文目录一览:

黄颡鱼怎么读

黄颡鱼(黄颡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黄颡鱼的读法是huáng sǎng yú。

1、声韵两拼法

把韵母当作一个整体,拿来跟声母相拼。如:h-ào→(浩)。

2、声母两拼

声母发音部位,摆好发音的架势,然后一口气念出韵母,拼成音节。如:拼读bā(巴),先闭上双唇,憋住一口气,摆好发b音的姿势,然后一口念出a,成为音节。

3、三拼连读法

是把带介音的音节分析成声、介、韵三个部件,拼音时连读成一个音节。如:q-i-áng→qiáng(强)

4、声介合母和韵母连接法

是把声母和介音(介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拼音部件,再同随后的韵母相拼。如:gu-āng→guāng(光)。

黄颡鱼的特征:

体延长,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裸露。吻部背视钝圆。口大。眼中等大。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伸达或超过眼后缘。

鳃孔大,向前伸至眼中部垂直下方腹面。背鳍较小,具骨质硬刺,前缘光滑。脂鳍短,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中央偏前。臀鳍基底长,起点位于脂鳍起点垂直下方之前。胸鳍侧下位,骨质硬刺前缘锯齿细小而多。

黄颡鱼的营养价值

黄颡鱼也叫黄骨鱼,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黄颡鱼的营养价值高,它含有丰富的蛋白组和矿物质元素,有益脾利尿消肿的食效。

黄颡鱼的介绍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143mm,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

黄颡的种类较多,有瓦氏黄颡、岔尾黄颡、盎塘黄颡、中间黄颡、细黄颡、江黄颡、光泽黄颡等。

黄颡体长,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圆钝,口裂大,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侧位,眼间隔稍隆起。须4对,鼻须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伸达胸鳍基部之后。颌须2对,外侧一对较内侧一对为长。体背部黑褐色,体侧黄色,并有3块断续的黑色条纹,腹部淡黄色,各鳍灰黑色。背鳍条6-7,臀鳍条19-23,鳃耙外侧14-16,脊椎骨36-38。背鳍不分支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齿,背鳍起点至吻端较小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硬刺较发达,且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具30-45枚细锯齿,后缘具7-17枚粗锯齿。胸鳍略呈扇形,末端近腹鳍。脂鳍较臀鳍短,末端游离,起点约与臀鳍相对。

黄颡鱼的营养价值

黄颡鱼富含蛋白质,钙、磷、钾、钠、镁等矿物元素,营养含量丰富,药用价值高。

黄颡鱼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缓冲贫血的功效,有利于生长发育。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维持血压正常。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

每100克黄颡鱼中,含有蛋白质519克,尼克酸3.7毫克,碳水化合物7.1毫克,钙59毫克,磷166毫克,钾202毫克等。

黄颡鱼的功效

黄骨鱼的学名为黄颡鱼,又叫黄辣丁,其性平味甘,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黄颡鱼性味甘平,有益脾胃,利尿消肿的食效。

1、水气浮肿(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

《医林集要》治水气浮肿,即以黄颡鱼配绿豆、大蒜,用水煮烂,去鱼食豆,并取汁调商陆末服。攻补兼施,对脾虚而肿满甚者尤其适宜。

2、累痢溃烂:

黄颡1尾,剖去肠杂,纳入蓖麻子20粒,黄泥封固,放炭火中煅存性,去泥,研细末,以菜油调涂,一日2次,用前先以食盐水洗涤拭擦患处。(此方亦可用治下肢溃烂。)

黄颡鱼的适用人群

黄颡鱼适宜消瘦,免疫力低,记忆力下降贫血,水肿等症状的人群,生长发育停滞的儿童。出现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皮肤黏膜及指甲等颜色苍白,体力活动后感觉气促、骨质疏松、心悸症状的人群。高温、重体力劳动、经常出汗的人需要注意补充钠。

也适合脾虚而肿满者,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脚气水肿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者,小儿痘疹初期。

黄颡鱼属一种常见的淡水鱼,黄颡鱼如何做比较好吃?

黄颡鱼,又称黄颊鱼、黄骨鱼、黄刺鱼、河龙盾鮠。分布于我国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等流域。黄颡鱼肉性味甘平,益脾胃,利尿消肿。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黄颡鱼怎么做比较好吃。

一、清蒸黄颡鱼

用料:黄颡鱼、姜、生抽酱油、大蒜、食用油、白胡椒粉、味精、小香葱适量。

作法:

1、最先把鱼去鳍、内脏器官清洗,切生姜片和打葱结塞进鱼中或垫于鱼跨下,加盐、白胡椒粉、味精腌渍5分钟,其他葱姜切条。

2、锅中放烧开后,把腌渍好的鱼入锅走红蒸3min后取下扔掉蒸出去的水份,那样可以除掉泥腥味儿,让鱼的口味更味鲜。

3、把初次放进的生姜片和葱结弃除,在鱼上边放进姜片再次入锅走红蒸5分钟。

4、凉锅下油,烧至油上起烟(一定要够人气),第四步和第三步同时进行。

5、接第三步,熄火,开启盖子,在二次蒸熟的鱼上放进葱丝,淋滚油,再匀称的把生抽酱油淋于鱼的身上。

6、最终盖紧盖子无火焖3分钟左右就可以。

二、红烧黄颡鱼

用料:黄颡鱼五条大蒜?红辣椒野山椒姜片?少量盐老抽生抽适量。

作法:

1、黄颡鱼和大蒜入锅。

2、黄颡鱼清洗,大蒜切条。野山椒辣椒干姜片切完备用。

3、滚油爆香佐料放进黄颡鱼稍炸一下。

4、烹入适量的老抽生抽,自来水煮。

5、给少量盐进味。

6、添加大蒜,大火收汁。

7、出锅摆盘。

三、黄颡鱼豆腐煲

用料:黄颡鱼3条;豆制品300克,适量油、盐、朝天椒、姜、葱。

作法:

1、凉锅给油,下姜爆香。

2、将黄刺鱼入锅。煎至黄颡鱼肉质地缩紧。

3、添加适量沸水。再将辣椒圈入锅。把豆制品一并入锅同煮。

4、煮至高汤香醇再加适量精盐调料。

5、最终再添加葱段就可以。

黄颡鱼是一种什么样的鱼?您知道吗?

黄颡鱼,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又名黄公灵、黄牯头、湖北利川区域叫黄角丁、黄辣丁、黄腊丁、黄骨聪、昂公鱼、葛格燕、黄骨鱼、黄丫头、黄鸭叫等。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143mm,杂食,主食底栖小动物、小虾、水生小昆虫等。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

形态特征:

黄颡体长123~143mm,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圆钝,口裂大,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

眼小,侧位,眼间隔稍隆起。须4对,鼻须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伸达胸鳍基部之后。颌须2对,外侧一对较内侧一对为长。体背部黑褐色,体侧黄色,并有3块断续的黑色条纹,腹部淡黄色,各鳍灰黑色。背鳍条6~7,臀鳍条19~23,鳃耙外侧14~16,脊椎骨36~38。背鳍部分支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齿,背鳍起点至吻端较小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硬刺较发达,且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具30~45枚细锯齿,后缘具7~17枚粗锯齿。胸鳍较短,这也是和鲶鱼不同的一个地方。胸鳍略呈扇形,末端近腹鳍。脂鳍较臀鳍短,末端游离,起点约与臀鳍相对。进食较凶猛。公母颜色有很大差异,深黄色的黄颡鱼头上刺有微毒。

黄颡鱼的生活习性:

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幼鱼多在江湖的沿岸觅食。

该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6.0~9.0,最适pH值为7.0~8.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mg/L时出现浮头,低于1mg/L时会窒息死亡。

黄颡鱼的分类:

黄颡鱼的种类较多,有岔尾黄颡鱼、江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瓦氏黄颡鱼、盎塘黄颡鱼、中间黄颡鱼、细黄颡鱼等。

1、岔尾黄颡鱼

吻短。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超过胸鳍中部。体无鳞。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刺与背鳍刺等长,前、后缘均有锯齿。脂鳍短。臀鳍条21~23。尾鳍深分叉。鼻须全为黑色。”为江河、湖泊中常见鱼类,尤以中、下游湖泊为多。营底栖生活。食昆虫、小虾、螺蛳和小鱼等。个体不大,分布于长江水系。

2、江黄颡鱼

头顶覆盖薄皮。须4对,上颌须末端超过胸鳍基部。体无鳞。背鳍刺比胸鳍刺长,后缘具锯齿。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也有锯齿。腹鳍末端达臀鳍。脂鳍基部稍短于臀鳍基部。臀鳍条21~25。为底层鱼类。江河、湖泊中均能生活,尤以江河为多。主食昆虫幼虫及小虾。最大个体2市斤左右。分布于长江和珠江水系。

3、光泽黄颡鱼(尖嘴黄颡、油黄姑)

吻短、稍尖。须4对,上颌须稍短,末端不达胸鳍基部。背鳍刺较胸鳍刺为长,后缘锯齿细弱,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带锯齿。腹鳍末端能达到臀鳍起点。脂鳍基部短于臀鳍基部,臀鳍条22~25。尾鳍深分叉。江湖中、下层生活。食水生昆虫和小虾。4~5月在近岸浅水区产卵。生殖时,雄鱼在水底掘成锅底形圆穴,上面覆盖水草,雌鱼产卵于穴中,雄鱼守候穴旁保护鱼卵发育。个体不大,常见体长为80~140毫米。分布于长江水系。

4、瓦氏黄颡鱼(硬角黄腊丁、江颡、郎丝、肥坨黄颡鱼、牛尾子、齐口头、角角鱼、嘎呀子)

在分类学上属于鱼鲶形目,鲿科鱼类,在中国长江、珠江、黑龙江流域的江河、与长江相通的湖泊等水域中均有分布,均能形成自然种群,瓦氏黄颡鱼是中国江河流域水体中重要的野生经济型鱼类。瓦氏黄颡鱼喜栖息于江河缓流江段及江河相通湖泊水体,底栖生活,其肉质细嫩肉、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营养丰富,极受消费者欢迎。瓦氏黄颡鱼比黄颡鱼大的多,最大个体可达1kg以上。

黄颡鱼其实是一种主要在长江一带生长的鱼种,这种鱼主要生活在一些静水或者是缓流的溪水中。因为这个黄颡鱼的肉质比较的鲜嫩,所以已经是被人工进行培养了。黄颡鱼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对人体的帮助是很大的,因为黄颡鱼中的蛋白质比较丰富。

一、黄颡鱼的食疗功效:

1、养胃:暖胃,治疗胃寒症。

2、利尿消肿: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

3、通乳生乳:有补气血、生乳作用,对产妇有通乳汁、补身体、促康复的功效。有开胃健脾、消除寒气、催生乳汁之功效。

4、清热除火:味苦,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适宜于容易上火的人士食用。

5、化痰止咳:适宜多痰,痰粘稠,咳嗽等症状。

6、其他功效:黄颡鱼鱼肉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效。

二、黄颡鱼的适宜人群:

黄颡鱼适宜消瘦,免疫力低,记忆力下降贫血,水肿等症状的人群,生长发育停滞的儿童。出现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皮肤黏膜及指甲等颜色苍白,体力活动后感觉气促、骨质疏松、心悸症状的人群。高温、重体力劳动、经常出汗的人需要注意补充钠。

也适合脾虚而肿满者,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脚气水肿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者,小儿痘疹初期。

黄颡鱼的功效与作用

   食材简介:

黄颡鱼,又称黄辣丁、黄角丁、黄骨鱼等,成熟个体长约20cm,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白天不经常活动,喜欢栖息于水底层,夜间游至水体的中、上层觅食。黄颡鱼是一种广为分布的鱼类,广东省珠江水系和其它河流、湖泊都可以发现它的踪影。

营养功效:

黄颡鱼营养丰富,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营养成分,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的功效。黄颡鱼富含蛋白质,能够缓冲贫血,利于生长发育;另外,黄颡鱼含有的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能够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不仅如此,铜还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适宜搭配:

那么,黄颡鱼适合与哪些食物进行搭配呢?

黄颡鱼和豆腐搭配,可以软化血管、补钙;

黄颡鱼和红椒搭配,可以利尿消肿;

黄颡鱼和鸡蛋搭配,可以抗衰老、美容护肤;

黄颡鱼和大蒜搭配,可以降血糖、防治癌症;

黄颡鱼和黄豆搭配,可以美白、益智。

常见做法:

在生活中,黄颡鱼还有哪些常见的做法呢?

干锅黄颡鱼、黄颡鱼豆腐汤、红烧黄颡鱼、豆瓣黄颡鱼、豉香蒸黄颡鱼等等;

相同的食材,不同的做法,不一样的美味,就在你的身边,怎么样,

赶紧动手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