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棘胸蛙的介绍
- 2、生长在山里的石头缝里的蛙叫什么
- 3、峨眉山出产的一种蛙类,俗名石鹅,学名叫什么
- 4、棘胸蛙的形态特征
- 5、人工养殖棘胸蛙石蛙有哪些技巧呢?如何进行管理?
- 6、棘胸蛙被誉为“百蛙之王”,那么棘胸蛙可以怎样人工繁殖?
棘胸蛙的介绍
棘胸蛙(拉丁名:Quasipaa spinosa)又名石鸡、棘蛙、石鳞、石蛙、石蛤等,是中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棘胸蛙属水栖型中流水生活型蛙类,并喜穴居生活,主要分布在南方,是南方丘陵山区生长的一种名贵山珍,因其肉质细腻且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所以被美食家称为“百蛙之王”。棘胸蛙肉质细嫩洁白,味道甘美,营养丰富,列为宾馆、酒家推荐的山珍名菜,亦是人们难得的珍稀佳肴。且具有滋补强身、清心润肺、健肝胃、补虚损,以及解热毒、治疳疾等功效,故有“山珍”之称。
生长在山里的石头缝里的蛙叫什么
生长在山里的石头缝里的蛙叫棘胸蛙。
棘胸蛙,属蛙类,栖于岩涧水穴中。喜吸附在岩壁上,白天匿于洞中,晚上出来觅食。体大肉肥,一般体重三四两,大的重约一斤左右。肉质细嫩,鲜美如鸡,含脂肪少,糖分低,性凉,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是庐山的“三石“之一。
棘胸蛙是南方丘陵山区生长的一种名贵山珍,因其肉质细腻且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所以被美食家称为“百蛙之王”。
生活习性
棘胸蛙畏光怕声,后肢粗壮,跳跃能力很强,弹跳高度可达1米。傍晚时爬出洞穴,在山溪两岸或山坡的灌木草丛中觅食、嬉戏,异常活跃。但其活动范围不大,多在洞穴周围20-30米,夜深时,返回洞穴。白天一般伏在洞口,或潜伏在草丛、砂砾和石头空隙间,伺机捕捉附近的食物。
一旦遇蛇、鼠等敌害或人,迅速退回洞内,或潜入水底。棘胸蛙对气温、水温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在闷热、干躁、气压较低的夜晚,或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纷纷出洞,向较高的岩石或山坡跳跃,并且伴有低沉而雄壮的鸣叫声。棘胸蛙的活动强弱与其外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水温变化对其影响尤为明显。
水温18-28℃活动、摄食正常。水温超过30℃则会出现夏眠,水温超过36℃则活动异常,甚至出现死亡。秋末水温低于15℃,开始冬眠,不动不食,双目紧闭,藏于洞内。以避不良环境。冬眠时,主要靠体内贮存的养分来进行极为微弱的新陈代谢。
据观察,一般在霜降后开始冬眠,惊蛰前后水温(在15℃以上)陆续复苏,冬眠期约100多天。冬眠期间,若天气睛暖,水温高于15℃时,也有部分蛙伏在洞口或跳出洞穴活动。冬眠时,棘胸蛙喜栖居于山溪的深水潭内或溪边穴中。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棘胸蛙、百度百科-刺胸蛙
峨眉山出产的一种蛙类,俗名石鹅,学名叫什么
学名叫棘胸蛙。
棘胸蛙是中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属水栖型中流水生活型蛙类,并喜穴居生活,主要分布在南方,是南方丘陵山区生长的一种名贵山珍。
棘胸蛙常喜栖息于深山老林的山涧和溪沟的源流处,尤喜栖居在悬岩底的清水潭以及有瀑水倾泻而下的小水潭,或有水流动、清晰见底的山间溪流中。
营养价值
石蛙体大肉多且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具有重要的食用、保健和药用价值,它是所有蛙类中最具有风味特色和营养价值的蛙种。蛙肉中含有高蛋白、葡萄糖、氨基酸、铁、钙、磷和多种维生素,脂肪、胆固醇含量很低,历来是宴席上的天然高级滋补绿色食品,被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
石蛙皮肤薄软,呈乌褐色,肉质松软鲜嫩,性味甘平,富含蛋白质、钙等成分,脂肪少,易消化,营养价值甚高,食之有清火、明目、化疮、滋补健身之效。
我国人民食用石蛙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它是皇家宫廷的名贵山珍之一,被人们誉为“食之长寿、药用化疮”的珍贵野味。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野生石蛙
棘胸蛙的形态特征
棘胸蛙形似黑斑蛙,但比黑斑蛙粗 壮肉肥。全身披灰黑色,皮肤粗糙,背部有许多疣状物,多成行排列而不规则。雄蛙背部有成行的长疣和小型园疣,雌蛙胸部无刺,背部散布小型园疣,腹部光滑有黑点。棘胸蛙雄大雌小,雄蛙体长约8至12厘米,体重可达250~750克,头、躯干、四肢的背面及体侧布满小圆疣,疣上还有分散的小黑棘,以体侧最明显。头扁而宽,吻端圆,吻棱不显;鼻孔位于吻与眼之间;眼间距小于鼻间距;两眼后端有横置的肤沟,颞褶极显着;背部涂棕色,两眼间有一黑横纹,上下唇边缘有黑纵纹。雄蛙有一对咽侧内声囊。胸部满布分散的大刺疣;刺疣中央有角质黑刺。前肢粗壮,指端膨大成圆球形,指侧有厚缘膜;关节下瘤及掌突均发达,第一指基部粗大,内侧三指均有黑刺。棘胸蛙后肢肥硕,胫趾关节前伸可达眼部,跗褶明显;趾间全蹼,第一、五趾的游离缘有膜;关节下瘤发达;内耳突发达,无外耳突。
武夷山市保护区内的石鳞又与其略有不同,现提供一批高清图供大家辨别。详见右图相册。本地土著的说法是,石鳞公的比母的好。特别适合体弱的女孩,孕妇,产妇等。体长100—125毫米,体粗壮;头宽而扁;吻端圆,吻棱不显;鼻孔在吻眼之间或略近眼,眼间距略小于鼻间距或相等;鼓膜不显仅隐约可见;犁骨齿斜置,左右不相遇。雄蛙前肢特别粗壮,指趾端膨大成圆球状,指略扁平,指侧有厚缘膜;指长顺序3、1、4、2;关节下瘤及掌突均发达。后肢肥硕,胫跗关节前达眼部,左右跟部仅相遇或稍重迭;跗褶明显;趾间全蹼,第一、五趾的游离缘有缘膜;关节下瘤发达;内蹠突细长,无外蹠突。皮肤粗糙,雄蛙背部有许多窄长疣,多成行排列而不规则,此外还有小圆疣满布在头、躯、四肢的背面及体侧,体侧的最为明显;雌蛙背部有分散的小圆疣;颞褶极显著;两眼后端有横置的肤沟。液浸标本体呈深棕色,眼间有一深色横纹,上下颌缘有清晰的黑纵纹,背部及四肢上的黑斑不甚显著。雄蛙前肢极粗壮,第一指基部粗大,内侧三指均有黑刺;胸部满布分散的大刺疣,疣基部隆起,中央有显著的角质黑刺,咽部有时也有黑刺。雌蛙腹面皮肤光滑。雄蛙有一对咽侧内声囊。蝌蚪后肢发育良好时,全长70毫米左右,尾肌发达;唇齿式I:4—4/Ⅱ:1—1。 分类系统:Animalia:动物界 - Chordata:脊索动物门 - Amphibia:两栖纲 - Anura:无尾目 - Ranidae:蛙科 -Rana:学名:Rana spinosaDavid中文名:棘胸蛙 中文拼音:JíXiōngWā分类等级:种概述:原始属名模式标本产地模式标本保存地国家保护级别不祥CITES公约级别未定IUCN红色名录等级易危/VU红皮书等级未定中国特有是俗名信息山鸡(ShānJī)-语言:zh-CN
人工养殖棘胸蛙石蛙有哪些技巧呢?如何进行管理?
棘胸蛙属于蛙科蛙属,俗名又称石蛙、石鳞、石冻、谷冻等。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的深山密林有水源的山洞溪流中。春末到秋季的白昼多栖于溪流的水坑或溪边石洞里,为两栖动物,以昆虫为主食。
1、种苗来源
种苗可到棘胸蛙种苗繁殖场购回。棘胸蛙种苗繁殖场有人工驯化的种苗,因棘胸蛙野性很大,没经过驯化很难适应环境,很难养殖。
2、养殖场所的选择
棘胸蛙人工驯养的关键是要选择好驯养场所,对养殖场的具体要求如下:①海拔高度为300~700米的半山区地带,这样的地带有利于越冬和度夏。②要有充足的洁净水源,最好是泉水。③要有充足的饵料来源,最好要有配套的活饵料培育场。
3、养殖池的建造
(1)蝌蚪养殖池:棘胸蛙蝌蚪池应用砖、水泥建成,面积以2×1.8米为宜,池底及四周用水泥抹光,池中央用砖、瓦片适当筑些礁洞,利于蝌蚪栖居。并要有3个食台,食台浸水深约10厘米,池水深约30厘米。池的两端要有进出水口及拦网,使池水经常流动又能防止蝌蚪逃逸,水中放些水生植物和藻类以供蝌蚪觅食。夏天水池要遮阳。待蝌蚪快变态时,水池中要用砖、石砌成小陆地,便于变态后登陆。
(2)幼蛙养殖池:幼蛙池要建水泥池,长宽高为2×1.8×1米,每池用木板设3个食台,木板下用3块鹅卵石垫着,便于棘胸蛙躲藏,以及投放饵料。要有进出水口,以微水流为好,经常保持水质清洁,水深保持20厘米,池中还要有放水排污设施。池顶用尼龙网盖紧,以防蛙逃跑。并设一活动窗口,以便投食。池上方要遮阳。
4、成蛙的饲养管理
人工饲养条件下,从小蝌蚪变态成幼蛙,所需时间80~90天。从幼蛙到成蛙要6~8个月时间。
(1)饵料来源、投喂方法:饵料来源于人工配套培养的大平二号蚯蚓、蝇蛆、黄粉虫。投喂饵料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定时即每天傍晚6点左右,定点即将饵料投在食台上,定量即以吃完略有剩余为宜。
(2)水质与水温:要经常有微水流,水要清新,pH值为中性,及时排污,通风良好,防止水中氨含量太高。水位稳定。最适水温在20~25℃,低于8℃就冬眠,高于30℃会危及生命。
(3)环境:要幽静,不要用过响的声音刺激。
(4)光线:要求光线暗淡,故要用遮阳网遮阳。
棘胸蛙被誉为“百蛙之王”,那么棘胸蛙可以怎样人工繁殖?
一、亲蛙的培育与选择
亲蛙池的场地选择与结构。养殖棘胸蛙应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源、排灌容易、交通方便、环境安静、荫蔽凉爽的高山地带(海拔在600米以上)建池,以涌泉水、山涧水和地下水最为理想。蛙池一般为水泥池,池壁高1米左右,面积3-5平方米,最大不要超过10平方米。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内设限水孔,孔离池底10-20厘米,可自由调节水位。进水管安装在池上方一侧,排水孔设在最低处;池内设、陆地、石穴、草丛、食台等,池上方设遮荫棚和防逃网。新建池应多次用水浸洗(约1个月),消除碱性,再进行常规消毒后方可使用。
亲蛙放养及培育。一般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15只,雌雄比例1:1。饲养亲蛙的鲜活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等。每天于天黑前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亲蛙总体重的5%左右,具体应视当天的气候、水温和蛙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以第二天略有剩余为原则。亲蛙的选择。在冬眠结束至繁殖之前,应对亲蛙进行一次检查筛选,选择个体大(雌蛙体重应在150克以上,雄蛙在200克以上)、发育良好、无伤无病的个体。
二、繁殖方法
产卵与受精。棘胸蛙的产卵适温为18-26℃,4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棘胸蛙的繁殖季节,5月中旬至6月下旬是产卵高峰期。在繁殖季节,成熟的雄蛙发出求偶的“咕、咕”鸣叫声,以招引雌蛙,双方接触后即抱合成对,数小时后,雌蛙产卵,雄蛙排精。精、卵在水中结合完成受精。每年交配产卵3次,年产卵量随个体大小、年龄而异,一般400-600粒,最多可达1000粒。
棘胸蛙的卵较大,呈圆球形,动物极为黑色,植物极为白色,外包有胶质膜,黏性强,刚产出时卵径3-4毫克,吸水膨胀可增大2-3倍。卵粒间由卵膜相互粘连成块状黏附于池壁、石块或人工设置的附卵物上(在池内设置尼龙网袋等)。卵刚产出时,有的动物极向上,有的植物极向上,正常的受精卵在产出数小时后动物极向上,不能自动转位的是未受精卵。一般情况下,自然繁殖的受精率可达90%以上。
蛙卵采集与孵化。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巡池1次,发现卵块,及时捞出孵化,以免留池时间过长,胶质膜软化沉入池底,造成卵细胞缺氧死亡。孵化池设在室内,为水泥池结构,面积2平方米,水深20厘米左右,每平方米水面可投放卵块4-5团,孵化期间保持微流水。未受精卵应及时剔除,以免感染真菌诱发水霉病。水温16-23℃,一般7-8天就可孵出蝌蚪。水温25-28℃,只要4-5天。水质好,气候正常,管理得当,孵化率可达80%以上。
三、蝌蚪饲养
蝌蚪池。池形不拘,但要规整,面积10-30平方米。池壁用水泥抹光,池中建3-4个面积为1平方米、高出水面1-3厘米的露水平台(又称幼蛙岛),供蝌蚪变态后登陆栖息,以防变态的幼蛙长时间溺水死亡。池水深20-30厘米,以不淹没幼蛙岛为准。进、排水口安装防逃栅。池顶加罩黑色遮阳布。
放养前的准备。蝌蚪池建成后,清除池底淤泥,铺上干净的河沙,灌水浸泡2周左右,期间灌、排水冲洗3-4次。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120毫克/升)、高锰酸钾(20毫克/升)或漂白粉10毫克/升)进行带水消毒。
蝌蚪放养。蝌蚪孵出4-5天后,卵黄囊消失,开口摄食,此时应将蝌蚪从孵化池中捞起放入蝌蚪池中饲养。放养密度视蝌蚪大小而定,10日龄的每平方米1000-2000尾;30日龄以上的每平方米300-500尾;饲养30天左右进行1次大小选别,分级饲养,密度可降至每平方米100-200只;若初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0-200只,中途不必分池稀养,可直接将蝌蚪培育至脱尾变态成幼蛙。饲养管理。早期以熟蛋黄为主,后期采用鱼用全价饲料或鱼粉,也可采用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配制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熟猪油、动物内脏、鱼粉等),配以少量植物性饲料(豆渣、豆饼、米糠、麦皮、玉米粉等),用淀粉掺搅煮成糊状,捏成小团。
将熟蛋黄捏碎(不可过碎)后经40目纱布过滤,取滤液全池泼洒,3-4天后投喂新鲜豆浆或未凝固的鲜猪血,10-15天后可逐渐改投煮熟的玉米糊、鱼糜糊、蚯蚓糊等。随着蝌蚪游泳能力的增强,可将饲料投于饲料台上进行定点投喂,每天早、晚各喂1次,日投饲量:10-15日龄的20-30克/1000尾,15-30日龄的30-50克/1000尾,30日龄以上的50-80克/1000尾。具体可根据当日的天气、水温和蝌蚪的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以每天吃完不剩为宜。
蝌蚪饲养50天左右开始长出后肢,饲养至65天左右长出前肢,进入变态期,脱尾时停止投食。蝌蚪完成变态需要10天左右,在这一时段饲料应少投甚至不投,并尽量减少外界干扰,以免受惊动延长变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