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自动气象站有哪些分类?
自动气象站按照监测方式分为:手持式气象站、车载式气象站、无线遥测气象站、有线遥测气象站、便携式气象站。
1、手持式气象站:手持式气象站是小的气象站,是由手持仪表和传感器组成,便于携带,测出来的数据现场直接显示。但是这种气象站一般不具备远程功能,且连接的传感器较少,不能扩展连接。
2、车载式气象站:这种气象站是专门针对车辆、船舶等应急环境检测设备而设计的可移动式的观测气象站,其连接传感器的数量相对也比较少。
3、无线遥测气象站:目前为先进的气象站就是这种气象站,它采用物联网模式,GPRS数据传输方式,将数据上传至网络平台,凡是有网络的地方,都随时可以登录平台,查看气象站现场数据。且有给予短信预警提示功能,能扩展连接很多传感器。这种气象站又称之为无人气象站。
4、有线遥测气象站:这是传统气象站的监测方式,感应部分与接收处理部分相隔几十米到几公里,其间用有线通信电路传输。是传感器将数据通过连接数据线,将数据传输到PC机上。这种方式适合于有人值守区。
5、便携式气象站:它是用于监测野外气候,将数据直接传输到数据采集器中,数据采集器将数据存贮下来,定期去现场数据。这种气象站大的好处就是方便移动,成本相对低很多。
扩展资料:
自动气象站按其功能分为:土壤墒情监测站、自动雨量站、自动水位监测站、雨水情监测站、多要素自动气象站。
1、土壤墒情监测站:其主要是监测干旱和洪涝的监测站,它连接的传感器主要是土壤水分传感器。
2、自动雨量站:顾名思义,其主要是监测降雨量的监测站,主要连接的传感器是雨量传感器。
3、自动水位监测站:其主要是监测水位的监测站,主要连接水位传感器。
4、雨水情监测站:是将自动雨量站和水位监测站二者合一,一个监测站上连接了2种传感器。
5、多功能自动气象站:可以监测风速、风向、温湿度、降雨量、总辐射、大气压力等多种要素的监测站。可以扩展连接多种传感器。
自动气象站按行业分为:农田气候观测站、交通气象站、海洋环境气象站、水文气象站、森林火险监测站、科研气象站。
水雨情监测一体站具有什么功能?
灵活的传输网络
支持3G/4G网络、WIFI和有线LAN三链路网络智能切换。
接口丰富,标准易用
提供1个翻斗式雨量计接口、1个12位格雷码接口、2个RS232接口、2个RS485接口、1个SDI-12接口、8路模拟量输入接口、4路开关量输入接口、4路开关量输出接口。
低照度拍摄
图像更清晰,轮廓更分明,对比度更强。提供多分屏功能,可设置轮询方案,实现监控点视频图像与水雨情信息的实时显示,便于统一指挥、集中调度。
地图定位
系统支持精准地图定位,可快速通过地图查找确定终端采集位置,结合实时的水雨情数据和视频信息,可以更直观动态的了解现场情况,为有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智能联动
预设报警参数,对实时上报的水雨情信息进行科学化计算处理,在灾情未发生前提前预估和预警,更能对接第三方系统,让民众和相关单位更及时的获取信息以提前做好准备措施。
服务上层应用
依照国家标准设计数据库,通过本系统接收的数据,可直接接入标准水雨情数据库,为上层应用提供服务。
通用接口
具备标准的数据接口,可满足第三方平台的对接需求,实现信息的最大化利用。
移动客户端
除WEB应用外,系统还整合智能手机设备上的应用系统,提供全方位多手段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山洪灾害防御存在问题及对策
山洪灾害防御存在问题及对策
安康位于秦巴山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属南北过度性气候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安康是个自然灾害频发区,特别是山洪灾害每年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加强山洪灾害的防御是安康防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一、山洪灾害的特点
(一)突发性。山区小流域因集水面积和沟道调蓄能力小,沟道比降大、流程短、产流快,水位变幅大,洪峰流量高,灾害的形成过程往往只有几小时甚至是几十分钟,洪水陡涨陡落。由于激发山洪的暴雨具有局部性和不可预测性,导致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山洪爆发历时很短,成灾非常迅速,损失特别惨重。如20__年8月7日岚皋晓道乡2小时降雨150mm,汉滨区大河镇小河村1小时降雨110mm,死亡和失踪人员达60余人。同年8月31日,平利老县镇风桥村、汉滨区县河乡关沟村3小时降雨量达200mm,死亡和失踪人员达10余人。
(二)毁灭性。山洪灾害的发生与前期降雨的强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突降大暴雨诱发山洪及泥石流灾害,特别是泥石流具有很大的瞬间能量,冲刷力强、含沙量高、破坏力大,往往对房屋、农田、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如20xx年8月29日,宁陕县城12小时降雨347mm,县城附近的长安河、鱼洞河、东河相继出现超标准洪水,县城周围出现69处滑坡、泥石流,近17万方泥石流涌入县城上下3公里;20__年6月9日宁陕四亩地镇遭受特大暴雨,50余人在洪水中丧生,四亩地集镇洪水所过之处,留下的是一片废墟。
(三)季节性。山洪灾害是在暴雨的激发作用下产生的,山洪灾害的发生与暴雨发生的时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安康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5—10月,尤其是在6—8月是山洪灾害的高发期。据历年灾害统计显示,在同一流域甚至同一年份内发生多次山洪灾害的情况并不罕见。季节性强、频率高的特征较为明显。
(四)易发性。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安康属山洪灾害易发地区。加之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现有的防御手段欠缺,预警预报设施不全,工程措施标准低,难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五)广泛性。由于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加之山地占国土总面积98%以上,山大、沟深、坡陡,全市有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67条,有暴雨高值高频区乡镇50多个,到处都有发生洪水、泥石流和滑坡灾害的条件,山洪灾害分布范围极其广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山洪灾害点多面广,防御难度大。山洪灾害隐患点在10县、区绝大多数乡镇均有分布,尤其是50余个暴雨高值高频区乡镇更为突出。据统计,全市山洪灾害隐患点达数千处,危及126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山洪灾害隐患大都地处偏僻,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群众居住分散。
(二)工程设防标准低,抗灾能力弱。江河沿岸集镇唯有安康城区部分地段可防御百年一遇洪水,其它城镇只能防御5—20年一遇洪水,还有1/3的集镇基本无任何设防能力,更谈不上量大面广的村庄院落的设防问题。加之,全市有34座病险水库和1万余口堰塘,一旦出现超强降雨及山洪,极易发生决口垮坝的危险。
(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山洪灾害的发生。从历次山洪灾害成因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灾害的发生实属人力不可抗拒,但是在建房、筑路、砌堤、修田、弃渣过程中挤占河道、开挖坡脚,与水争地等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水土流失、阻塞河道,降低了河道的行洪能力,改变了原有地表结构,从而加剧了山洪灾害发生的'频率和灾害损失。
(四)预警预报水平低。山洪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防御工作需要有较高水平的预警预报手段作为支撑。全市200个乡镇目前仅有73处雨水情自动监测点,布点少、覆盖面窄,局地性、小范围的强降雨无法准确监测预报。
三、防御对策
(一)加快规划编制,注重部门协作。山洪灾害的防御涉及到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于20xx年经国务院批复并实施。因此,要深入开展山洪灾害调查,掌握灾害发生和分布规律,科学编制防治规划,在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实行山洪灾害的综合治理。水利防汛部门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涉水(河)项目的审批制度,加大水土保持、河流治理、河道清障划界等工作;国土部门要严格单位和个人建房的审批,指导人们主动避险建房、修路和采矿;建设部门要做好城镇尤其是小集镇和农村建设的规划;林业部门要加大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工作;广电、教育和宣传等部门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预测预报水平。监测预警系统监测实时降雨和洪水过程,预测山洪灾害的发生,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是减少或避免山洪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效措施。目前,全市已建自动雨水情监测站70余处,人工雨量监测点40余处,总量不足120处,平均每处覆盖196平方公里。按照有关规范20—100平方公里密度布设站点的要求,布点明显偏少,远远满足不了预测预报工作需要。因此,首先应按照规范要求加快雨量监测站点建设;其次是对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及灾害多发区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沿岸的集镇、人口密集地区因地制宜的建设自动或人工水位观测站;第三是尽快开展全市116座中小型水库报汛、报警设施建设,提高预测预报水平,争取防灾和减灾工作的主动。
(三)加强工程建设,提高抗灾能力。一是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用3—5年时间完成全市34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确保安全运行,发挥防洪效益;二是抓好集镇堤防工程建设。要把防洪工程建设纳入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修好“保命堤”,确保安全;三是抓好汉江干流的堤防工程建设;四是抓好水保生态建设。
(四)完善防洪预案,提高应急能力。山洪灾害防洪预案是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落脚点,实践证明,切实可行的预案,不仅能提高应急处理能力,而且可减少或减免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目前,多数预案只能应对一般情况,经不起推敲,对超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考虑不周。因此,在预案的编制中应着重考虑以下三个问题:首先要考虑超标准洪水怎么办?局部区域同时遭受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多灾并发怎么办;其次是对预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实用性进行充分评估论证;第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防、抢、撤结合”的原则编制。
(五)强化工程管理,实现人水和谐。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加强涉水工程及村镇建房的管理,严格项目审批,实现退田、退路、退房还河(沟),给洪水留够出路,避免人水争地,避开山洪灾害。要尽快完善村镇规划,要按照“一高三避”(即:高出洪水线、避开水道、避开泥石流、避开滑坡区)的要求指导村民建房。在中小河流堤防建设中要按照洪水标准和量级拓宽河道,确保行洪畅通。同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山区建设,避免因筑路、建桥、修田、砌堤、采石、开矿、挖渠等人为活动影响山体的稳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水和谐。
;
大坝安全监测设施 水库雨水情大坝安全监测设施
计讯物联水库雨水情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实现水库大坝雨水情远程无人值守实时监控,具备水库雨水情、坝体安全动态监管预警能力,云平台远程实时监测水库水位、降雨量、图像监控、坝体安全(渗压、位移),异常情况预警广播及时反馈,保障水库防汛减灾、供水保障和农业灌溉等工作。
水库雨水情大坝安全监测设施
水文类仪器:水位计、雨量计、量水堰计、水质检测;
气象类仪器:气压、温度、湿度、风速、风向;
图像类仪器:接入摄像头和采集图片;
水库监测终端:水利遥测终端RTU,数据采集、无线传输。
水库雨水情大坝安全监测云平台系统具备离线采集、远程监测、实时监测、在线监测、数据存储、统计分析、自动预警等功能;测量数据自动采集、数据定时离线采集、在线实时采集、设定定时自报、雨量自报、水位自报;视频图像传输,视频与数据字符双重叠加;多方式实时监控,监控屏、pc、移动、app;系统异常自动告警远程广播。
水库雨水情大坝安全监测遥测终端
规约标准
SLT 180-1996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遥测终端机
SLT 102-1995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SL61-2003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
SZY203-2012 水资源监测设备技术要求
SZY205-2012 水资源监测设备质量检验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 》
《水资源监测数据传输规约》
功能
兼容性强,兼容主流网络摄像头,支持多种视频通讯协议,支持数据字符与视频叠加功能;
具有存储转发功能;
具有自动报警功能;
通信方式多样不受限,支持GPRS/4G无线蜂窝网络、短信、RS232/RS485,可选NB-IOT、北斗等通信方式;接收平台下发指令,并可远程控制现场设备,支持供电状态检测,实时了解设备供电情况;
接收平台下发指令,并可远程控制现场设备,支持供电状态检测,实时了解设备供电情况;
数据定时采集主动上报,支持多中心通信,可同时与多个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监控数据可同时上报省、市、县级水文管理平台;
可选提供通信中心入库的方式接入第三方平台或定制第三方协议,支持国内主流组态软件:组态王、三维力控、易控等组态厂家;
运行标准Linux 智能操作系统,可以开放二次开发功能;
支持本地网口或WiFi接入和远程接入方式对设备维护、管理、升级;
支持市电或太阳能供电;
可内置高精度的GPS模块,能够实时上报站点位置信息(可选配功能);
工业级设计,经过EMC测试,耐高低温-35℃至75℃,宽压5V-35V,防潮、防雷、防电磁干扰,运行稳定可靠; 三级看门狗检测机制、PPP层心跳、KeepAlive、TCP心跳链路检测机制,网络故障自动恢复、掉线自动重连,保证设备在线。
水利遥测终端TY501
水利遥测终端TY511
网关型水利遥测终端TY910
小型水库雨水情监测属于政务信息系统项目吗
属于。水库雨水情测报系统适用于水利管理部门远程监测库水位、降雨量、现场图像/视频等。系统自动采集、报送,支持多用户并发请求,可实现对数据、图像/视频的快速调用。系统可总览库分布、一目了然汛情告警区域,自动存储历史记录便于追溯,对比分析雨水情变化趋势,有效辅助相关部门制定防汛抗旱调度方案和应急预案,实现水库的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