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自动气象站(新型气象站)

编辑: 时间:2024-03-01 00:54:36

本文目录一览:

面对各种自然灾害 人类在防灾救灾方面可以开展哪些工作?

新一代自动气象站(新型气象站)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政府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近年来,气象部门在重大气象预警信息服务中,向政府相关部门呈送供决策的气象信息的同时,在电视上滚动播出气象警报,并用手机短信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至用户,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预警情况心中有数,从而解决气象产品从气象局到普通用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战略措施5: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 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 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 战略措施6: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不同灾种对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差异很大,防灾减灾的重点、措施也不同,如对台风灾害,重点是防御强风、暴雨、高潮位对沿海船只、沿海居民的影响,强雾、雪灾则对航空、交通运输形成很大影响,沙尘暴灾害主要影响空气质量。根据不同灾种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征,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强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对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泄洪区人员、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浓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采取停运、封闭措施,交通驾驶人员控制速度,确保安全,居民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 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驾驶人员小心驾驶,防范道路结冰影响。 战略措施7:人工影响,力助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作业,可以有效抵御和减轻干旱、洪涝、雹灾、雾灾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战略措施8:风险评估,未雨绸缪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不同,其防灾救灾能力也各不相同。灾区的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灾区自组织能力都是影响区域自救能力和恢复能力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能力强,速度快,但其损失也就越大;不发达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当致灾因子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脆弱性相结合,灾害风险也随着增加。 通过自然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估,并应用评估结果,可以进一步探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和预防措施,可以有针对性地控制灾害,规范对易灾地区的利用,提高对灾害的认识。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灾害风险评估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建立了对内陆和周边水域、森林和其他自然资源进行制图、调查的政府机构,收集了大量有关洪水、火灾、风暴和相关灾害的数据,为有关地区后来的灾害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美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和地质调查局、美国林业局在内的机构,记录了大量洪水、航运灾难、极端气候事件、森林火灾,以及相关的原因和措施方面的资料。依据风险评估资料,建造大规模的防灾工程,如堤坝、水库、海堤等,突发事件“避难”场所;从法律上控制对易灾土地的利用;制定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防灾标准和法规;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多灾地区居民的防灾意识;开展农作物、洪水和地震保险;开展改善气候的实验,如人工增雨、消雾、减弱风暴,及降低地层缝隙的压力避免地震等实验。在上世纪中叶,联邦政府还制定了全国性的第一部灾害救助法律,启动永久性的灾害救助项目。美国陆军工程兵在修建灾害工程 (防洪堤、水坝和防洪墙)的同时,还为大型人工养滩项目提供资金资助、为沿海地区建立风浪侵袭模型,监督跨洲飓风疏散计划的实施,(受洪水影响)湿地使用许可管理等。保险公司如联邦保险管理局,与当地政府共同监督洪区和高风险沿海地区的制图和管理,通过各种政策增强公众对洪水的认识,帮助受灾人员恢复工作生活,推动在有严重洪水威胁地区的长期居民搬迁工作。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依靠科技,不断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在防灾减灾中我国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社会公众的预警信息发布。

大多数气象灾害属于有一定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通过开发和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拓展气象预警信息发布途径等措施,可有效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和水平。

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是提高减灾水平的重要环节。尤其要加强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井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不断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的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未雨绸缪,制订详尽应急预案

通过在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 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悉掌握预案,把应急预案落实,井在实践中不断修订与完善。

“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是自然灾害应急的关键。

防灾减灾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各部门积极有效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交通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

以人为本,分类应对

不同灾种对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差异很大,防灾减灾的重点、措施也不同,如对台风灾害,重点是防御强风、暴雨、高潮位对沿海船只、沿海居民的影响,浓雾、雪灾则对航空、交通运输形成很大影响,沙尘暴灾害主要影响空气质量。根据不同灾害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分类应对措施。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台风可能影响的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强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对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泄洪区人员、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浓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采助亭运、封闭措施,车辆驾驶人员控制速度,确保安全,居民应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当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驾驶人员小心驾驶, 防范道路结冰打滑。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2005年的 “麦莎”台风强度强,影响范围广,登陆前后又处于天文高潮时段,使浙江、上海、安徽、江苏、山东、辽宁和福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灾情和汛情,共造成上述7省(市)3咖多万人不同程度受灾。但是,根据灾害预警信息,沿海省积极组织避灾减灾措施,仅浙江省就组织转移了124万人撤离危险区,船只4.13万艘回港避风,大中型水库、河网预泄水量超过1亿立方米,各类水库拦蓄洪水8.32亿立方米,全省死亡、失踪人数共为5人,该次台风影响特别严重的台州市,无人员死亡,这在历年严重影响并登陆浙江的台风中是空前的。

另外,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对一些气象灾害,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可以组织开展人工局部影响天气试验,有效抵御和减轻因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普及防灾知识,提高全民防御自然灾害能力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使得普通群众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可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

通过宣传,使社会公众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同时,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要确保公众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接收到灾害预警信息,使他们有时间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中国气象发展

全国气象科学技术大会今天在北京开幕。这是气象行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行业的动员大会,必将成为我国气象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进入21世纪,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创造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气象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我们国家,更是气象科技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只有抓住科技革命稍纵即逝的难得机遇,显著提高气象科技实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今天,我们站在“十一五”的开端,回望过去的五年,气象事业前进的轨迹依然让人心潮澎湃。

"战略"促发展“十五”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关键"首先突出地体现在整体战略的探索、凝练和提升,为“十五”气象事业和科技发展谱下了精彩的序曲和奏鸣。期间,中国气象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首先提出了“拓展领域、科技兴气象、人才强局”三大战略,有力地促进了事业发展,进而于2004年开始了中国气象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研究工作,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

为什么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战略研究?答案很明确,就是“发展”。因为随着气象科技的不断进步,世界范围内对天气的认识已经扩展到气候系统五大圈层及其相互作用,气象业务已经从传统的天气预报扩展到气候预测、气候变化预估、大气成分监测与分析等领域,气象事业已经深入到政治、经济、社会、国家安全、环境外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方面面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站在国家利益和整个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层面上统一规划中国气象事业,进一步认识气象事业的真正内涵;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层面上,重新审视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的需求;站在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经济、科技全球化的层面上,确定未来20年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已成为紧迫而现实的任务,更成为战略研究的动因。

战略研究成果与《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等国家战略紧密衔接,提出了“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象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的战略思想和“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展现出了“大气象”的宏伟格局。

新年伊始,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务院3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气象事业"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的战略定位,强调了气象事业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作用。这是对战略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升华,同时也对中国气象事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这些基于发展的宏伟战略带动和引领,使“十五”气象事业前进的脚步更加坚实,方向更加明晰。当前,全国气象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新一轮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正在全面铺开,跟随着“十一五”气象事业发展的进行曲,战略的提升指挥出愈加激越和跳动的和声。

“十五”创辉煌

在“十五”气象事业的辉煌乐章里,我们可以找出无数跳跃的音符,沿着它们澎湃的内涵,我们能够感受到鼓舞雀跃的内驱力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领悟着气象事业交响的宏大主题。

主题词一:发展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十五”期间,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气象科学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体制改革和研究型业务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气象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我国科学家担任了国际一些重要气象学术组织的委员和国际刊物的编委。叶笃正先生荣获2003年度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气象组织奖”,2005年又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WMO青年科学家奖自1993年以来曾六度授予我国青年科学家。这些都表明了国际国内对我国气象科技水平的充分肯定。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下,围绕我国重大天气和气候灾害、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数值预报技术等开展了相关研究,在东亚气候变动理论和预测、气候-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温室气体排放和地气碳氮交换、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大气污染数值模拟和预报、中层大气探测理论和技术、天气过程动力学理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气象行业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7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近400项。我国气象科技论文的数量大幅攀升。

——我国在大气科学领域已拥有10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多个部门重点实验室和一批共建的联合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瓦里关大气本底观象台等台站被列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台站体系。“十五”期间,中国气象局系统建成了101部新一代天气雷达、7514个自动气象站和风云一号D、风云二号C气象卫星,并投入业务运行,引进了21.5万亿次/秒的高性能计算机。同时,各级政府对平台建设的投入逐步加大,为气象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国气象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国际机构组织的活动和科学计划。中国气象局牵头组织国内各相关部门的专家广泛参与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的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目前我国科学家在世界气象组织(WMO)、IPCC、地球观测组织(GEO)、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和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等国际组织和国际科学计划中都担任了重要职务。我国还积极开展了国际双边和多边气象科技合作,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合作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我国成功地举办了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科学大会,表明了中国气象国际地位与科技影响力日益提高。

主题词二: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中国气象局是“十五”期间科技部首批启动的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部门之一,所属的一院八所和省局研究所已顺利完成了结构调整、人员分流、机制转变等改革任务,2004年10月,首家通过了由科技部、财政部和中编办组织的联合验收。国家级业务在探测、信息传输处理、预报服务、科研等方面都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建成了国家和省(区、市)两级气象科研机构体系,加强了区域气象中心的作用,提高了资料和数据的共享水平和集约化服务能力,促进了研究与业务的结合,使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结构调整后,国家级气象科研院所重点学科专业从原来的74个凝练到51个,专业学科研究布局更趋合理,突出了国家目标,适应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和学科领域发展趋势,实现了气象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初步形成了与气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现行业务技术体制逐渐显现出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现。中国气象局党组审时度势,充分认识到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务院3号文件,落实“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理念的需要;是继续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加业务科技含量、优化站网布局和业务分工、全面提升业务能力的需要;是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和覆盖面、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适应国家政治和经济体制等各项改革的需要。中国气象局确定了近期改革重点:发展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空间天气、雷电等8个业务体系,进而力争在3到5年内,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的"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业务技术体制。新一轮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大刀阔斧全面展开。

主题词三:创新

创新是腾飞的羽翼。“十五”期间,气象科技创新亮点频现,异彩纷呈。

——研发了我国新一代数值预报系统。中国气象局组建了中国气象数值预报创新基地,通过联合攻关,取得了包括全球中期预报模式、区域中尺度预报模式、资料变分同化系统以及面向超级城市群的精细化数值预报示范系统在内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自主开发出了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系列产品,特别是风云二号地面应用系统集中体现了我国气象卫星科技的发展水平,解决了静止气象卫星定位这个世界难题,实现了气象卫星天地系统的一体化和“大运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在国际对地观测卫星系统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气象科学数据率先实现共享。2001年12月,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国气象局站在国家的高度,率先启动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工作,为打破在我国长期存在的“数据壁垒”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初步建立了全国分布式的数据共享网络服务系统,包括国家级的主平台和6个省的分平台,为46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2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7项“863”计划项目、37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87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提供了高质量的气象基础数据共享服务。

——成立了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目前,中国气象局已布设了30个大气成分观测站,并按照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发展规划,牵头开展国家大气成分本底野外研究台站体系建设。由该中心研制的沙尘暴数值预报系统入选“十五”国家科技重大成果展。

——气候预测成果写进IPCC评估报告。经过十年的科技攻关,我国科学家建立了自己的气候预测模式系统

——“动力气候模式预测系统”,并投入业务化运行。该系统由海洋资料同化系统、海气耦合模式和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组成,于2003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些重要成果及揭示的事实以及所持的观点已提供给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并得到了承认与采纳。

我们能够听到这首激昂的进行曲里,“创新”始终是嘹亮的最强音。

“创新”无止境全国气象科技大会的召开将为我们奏响“加速科技自主创新,全面建设气象强国”的序曲。创新无止境,此刻,“十一五”不止是一个时段和概念,气象事业和科技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和舞台上。

我们能够感到肩上的任务和心中的远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精神,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努力实现农业气象科学技术新突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技支撑;实现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科学技术新突破,为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提供科技支撑;实现全球和区域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预估科学技术新突破,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保障国家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实现气候资源区划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科学技术新突破,为应对我国资源压力、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实现气象与其他领域科学技术系统集成新突破,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改善广大人民生活质量提供科技支撑。

回顾历史,50年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音犹在耳,28年前拥抱科学春天的欣喜仍驻心间。今天,十几亿中国人亲历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享受着科技进步创造的丰厚财富,深切感受到建立在科技自立、自强基础之上的国家实力和民族尊严。

今天,气象科技工作者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自主创新,努力开创气象科技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这次科技大会后,一幅波澜壮阔的自主创新的画卷随之展开。气象科技界要立即行动起来,高扬自主创新的旗帜,总结经验,凝聚共识,继往开来,奋力开拓,为实现我国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跨越,竭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气象科普作文400-500字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失更为严重。世界气象组织把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定为“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长期与自然共存的实践中,社会各界、从事防灾减灾研究、业务、管理人员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政府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

 提取码: reu7

做好防灾减灾,抵御气象灾害的措施有

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大的损失,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在世界上的国家之一。在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得到了显着的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暴雨,炎热的天气和沙尘暴等)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直接危及中国的国家经济发展。据统计,中国的每一年,由于各种天气和气候灾害的农田受影响的面积??34万公顷(5亿英亩),重大灾害,如干旱,风暴,洪水和热带风暴人口的影响约600万人,平均每年的天气和气候灾害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3%至6%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绝对值的天气和气候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考虑到生态,环境,地质,社会,文化,经济和其他次生灾害天气和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世界气象组织,今年世界气象日“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主题,中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的做法长期共存的自然社会,从事预防灾害的研究和缓解,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

战略措施:制订计划,制订国家,省,总是在警报

市,区,企业,机关,社区,学校和其他演练应急预案,形成有秩序地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正在准备情况的应急预案应包括的紧急组织结构和责任的自然灾害,预报和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响应,应急保障,调查和评估机制,形成事先事件,事情,和后来的其他整项工作的运行机制。

不能搁置计划,使群众通过培训和演习计划,灾害管理的总体规划,不断完善的实习计划。

居安思危在和平时期,重在预防。要增强忧患意识,采取预防措施,坚持不懈地坚持相结合的预防和应对,常态和非常态相结合,政府应鼓励社区制定的应急准备计划开展救灾演习,配备了专门的通信设备,在紧急情况下,以取代常用的通信手段,并确保必要的应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开展设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以人为本,预防灾害和减轻

人为导向,以保护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发展的危害社会。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和国防盲目近年来在预防灾害方面,从早期的灾难,主动反映在防灾减灾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监测和预警,并坚持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依靠科学和技术

在防灾减灾,灾害监测和预警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可以有更长的警告老化,较高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准确率,提高短期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防灾减灾的科学和技术保障水平的提高。,

依靠技术??,提高防灾减灾的整体素质。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防灾减灾领域,并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响应的技术和设备,充分发挥团队的专家和专业人员的作用的科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应对自然灾害。

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反现代气象科学和技术的在抗台中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观测站,气象卫星和其他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和改善的最新发展,台风的实时监控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提供一个参考的准确预测台风的路径的未来,这样的预报,台风等灾害,天气预测更有信心,更多的确定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战略措施:灾害的认识,普遍

公众的防灾的主体是准确和超前的预测;骨干预报,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增强忧患意识,采取预防措施,预防和减轻灾害需要公众广泛增强防灾避灾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自然灾害,老百姓能够知道如何应对灾难的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和帮助他人。

政府和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助,并减少与其他常识,提高公众意识的紧迫性和意义的社会责任和自救,互保存我们的能力。BR / “灾难预防(减缓),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庄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大部分的小学和中学的学生,员工,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的农民,弱势群体,以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逃脱,自我帮助和互助能力,减少自然灾害。防灾减灾需要从儿童,灾难,灾害应急知识纳入学校教学内容。

当局应制定预防自然灾害的小册子和宣传材料,广泛宣传和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灾害预防和减灾知识,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自救能力的基层参与广大人民群众。

公众充分了解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种预警信息的含义,灾害预警信息,根据预警信息,不同级别的警告,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一个广泛的,光滑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块显示,互联网和其他形式的预警信息的传播,一个重要的预警信息,即时点和滚动播出的电视节目。有关部门,以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的时间达到一个有效的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近年来,气象部门在重大气象预警信息服务,向有关政府部门提交的天气信息,为决策的同时,滚动播出电视和手机短信天气预警信息发布气象预警用户,使基层干部和人民一个不错的主意吗?预警的情况下,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从气象局的天气给普通用户,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战略措施:

政府迅速作出反应的应急机制,相关部门需要建立一个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有序,协调,高效运行的应急管理机制。 “快速反应,协调的反应”为核心的应急机制。

防灾减灾涉及到各个方面的政府机构和领导,各部门积极响应。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气象部门加强内部上下联动的横向联动,密切合作,新闻,水利,民政,海洋,农业,林业,环境和其他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气象,安监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

需要加强的紧急响应团队建设为主的属地化管理,成立了一个联合协调系统,充分调动和乡镇,社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

战略措施6:分类灾难预防行动

不同的危险很大的不同影响人的生命,社会和经济活动,灾害预防和减灾的重点措施,如台风灾害,重点防御和强风,重下雨,潮汐对沿海船只,沿海的居民,浓雾,暴风雪航空,交通运输,形成了一个大的影响,风沙灾害影响空气质量。不同危险特性以及社会经济特征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警报级别,及时疏散沿岸居民应留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清除高层建筑的广告牌,预防强暴雨引发的山洪和泥石流。

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集水区的人来说,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居民损坏的建筑物,切断低洼危险的室外电源。在

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和空气质量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中断,封闭措施,交通驱动程序来控制速度,以确保居民的安全,到外面去,外出时戴口罩。

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要做好交通管制,如果有必要,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司机小心驾驶,防止道路结冰。

战略措施:人工影响的能力,以帮助减轻灾害

已成为人工影响天气科技减灾的重要手段。在合适的天气状况,组织开展人工降雨,人工增雨,防雹,人工消雾器和其它操作,可以有效地抵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如干旱,洪涝,冰雹,雾灾难和损失的影响。

战略措施:风险评估,以备不时之需

自然灾害风险指的是这场灾难的严重程度可以达到数年,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和评估,了解一个特定的区域,不同的危险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及短期的影响,并了解危险长期变化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以减少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其中包括灾害监测和鉴定,以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型,灾害风险评估和对策。

在不同的自然灾害,防灾和救灾能力相同??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灾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在灾区的自组织能力的重要因素,影响区域的自救能力和应变能力。经济发达的地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灾难恢复能力,速度快,但更大的损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经济欠发达地区。当结合脆弱的阶段,危险因素和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灾害风险也随之增加。

通过自然灾害,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应用评估的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并可以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控制灾害,规范灾害易发地区使用,提高认识的危害。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学习在灾害风险评估。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内地和周围的水域,森林及其他自然资源的映射,政府机构的调查,收集了大量的数据,水灾,火灾,风暴和灾害的地区灾害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美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和地质调查局,美国森林服务,包括机构,记录的洪水灾害,运输,极端天气事件,森林火灾,以及相关数据的原因及对策。根据风险评估,建设一个大规模的灾难预防项目,如大坝,水库,海堤,突发事件“避难”场所,灾害易发土地用途管制的法律,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发展,防灾标准和规定,居民灾害易发区的防灾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开展农作物,洪水和地震保险,努力改善气候的实验,如人工增雨,消雾,削弱风暴和压力降低地层避让地震实验的差距。在上个世纪中,联邦政府还制定了一个国家的救灾法,启动一个永久救灾项目。美国陆军工程师在建设的灾难项目(堤坝,堤坝和防洪??墙)在同一时间,也为大型的人工沙滩项目资金,建立沿海地区的风暴侵袭模型,并监督执行横贯大陆的飓风疏散计划(受洪水影响的)的湿地管理许可证。保险的公司,如联邦保险局,加上当地政府监督和管理高风险的沿海地区的洪水区映射,以提高公众对洪水通过各种政策,帮助灾区恢复工作和生活,促进严重的洪水威胁地区的长期居民搬迁工作

自动气象站的功能

1、实时监测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量、气压、太阳辐射、环境气体、土壤温度、土壤湿度、能见度等多种气象参数,气象观测要素的配置方式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灵和配置,根据配置不同可以组合成移动式气象站、固定式气象站、梯度观测站、墒情气象站、森林防火气象站、农林小气候观测站、高速公路气象站等多种不同使用用途的气象观测站。

2、微电脑气象数据采集仪具有气象数据采集、实时时钟、定时存储、参数设定、参数和气象历史数据掉电保护等功能。数据采集器采用新一代处理器32位Motorola CPU集成高精度GPS数字芯片, 1微妙卫星同步支持 NMEA0183 通讯协议,主动型陶瓷天线让定位更为精准,通过气象监测软件可以准确定位查看监测区域的气象环境数据,方便于移动观测气象数据,工业控制标准化设计,便携式防振结构,汉字液晶键盘人机界面,使用先进的双屏显示技术,主屏显示实时气象数据信息,辅屏显示地理状况信息包括方位、高度、天气预报资料等等,人机界面友好,便于现场实时查看气象分析数据,无需外接电脑终端设备。

3、数据存储方式由内存和外存两部分组成,标准配置为内存,同时也可以选配外置智能存储器进行数据备份操作,存储容量最高达2G,可以存储50年以上气象数据。

4、标准RS232/485/USB通讯功能,支持标准MODBUS通讯协议,可以通过有线连接、局域网连接、光纤连接、Modem连接、GPRS移动通讯、数传电台、3G通讯、卫星通讯等多种通讯方式与气象站接收服务器组成气象监测系统。

GPRS移动通讯技术是由我公司独创的最新一代分组转移传输模式,该模式允许用户在端到端分组转移模式下发送和接收数据,而不需要利用电路交换模式的网络资源。GPRS永远在线,按流量计费,从而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无线分组数据业务。特别适用于间断的、突发性的和频繁的、点多分散、中小流量的数据传输,也适用于偶尔的大数据量传输。

5、自动气象站管理软件可在WINDOWS2000以上环境即可运行并支持最新WIN7操作系统,实时显示各路数据,每隔10秒更新一次,每组数据自动存储(存储时间可以设定),与打印机相连自动打印存储数据,生成标准气象图文报表及统计分析曲线,存储量达数年以上,数据存储格式为EXCEL标准格式可供其它软件调用,强大数据库管理功能,支持sql、access、oracle等多种数据库,并可以将数据上传至中心管理网站进行实时数据更新发布便于查询。

6、电源供电系统有市电220V、直流5V、12V和太阳能供电系统多种方式进行选择。气象数据采集器配备有绿色节能电源管理模块系统,如使用太阳能系统方式供电,可保证连续阴雨天情况下十天无断电稳态工作。

7、采用不锈钢轻金属支架和野外防护箱,外形美观、耐腐蚀、抗干扰,可长期运行于各种恶劣的室外环境,安装支架高度包括2.5m、3m、10m、50m、100m,能够根据不同规范安装气象传感器。

8、配备新一代外接控制管理模块,通过该管理模块可以外接气象信息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气象数据和其它业务信息。它适于显示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动画等各种信息,可在室外全天候运行。该设备是在公共场所进行气象数据显示及信息发布和企业形象宣传的有效工具和良好窗口。同时该管理模块可以控制管理外接设备的工作状态,例如外接报警系统的的启动和关闭。

9、完善的防雷击、抗干扰等保护措施。在电子线路方面采用了防雷、噪声抑止等多种抗干扰措施,在硬件和软件设计方面采用了降额设计、电磁兼容设计、野值剔除等多种可靠性设计技术,可靠运行于各种恶劣的野外环境,低功耗、高稳定性、高精度、可无人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