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岛的鱼(西沙群岛的鱼有两个特点一是什么二是什么三年级)

编辑: 时间:2024-03-01 01:00:46

本文目录一览:

西沙群岛的鱼有两个特点是什么和什么多?

西沙群岛的鱼(西沙群岛的鱼有两个特点一是什么二是什么三年级)

西沙群岛的鱼有两个特点:一是是渔产丰富,二是种类多。西沙群岛是我国主要热带渔场,那里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400余种,是捕捞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鲣鱼、飞鱼、鲨鱼、石斑鱼的重要渔场。海产品主要有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渔藻等几十种。比较名贵的有海龟之王的棱皮龟,海参之王的梅花参,世界最著名的珍珠--南珠、宝贝、麒麟等十几种。

西沙群岛动物资源:

西沙群岛珊瑚礁为世界上著名的四大高生产力区域类型之一。西沙群岛的珊瑚礁鱼类有432种,占本区海洋鱼类种数的81.3%。

海域海洋底栖生物类的棘软珊瑚科有6属6种,水螅珊瑚2属7种,属于潮间带腔肠动物类的鹿角珊瑚科有11种,蜂巢珊瑚科5种,滨珊瑚科3种,杯形珊瑚科3种,木珊瑚科3种,石芝科3种,类尖柳珊瑚科有3种,菌珊瑚科有2种,软柳珊瑚科有2种,褶叶珊瑚科有1种,梳状珊瑚科1种,枇杷珊瑚科1种,丁香珊瑚科1种,铁星珊瑚科1种,奇软珊瑚科1种,丛柳珊瑚科1种,鞭柳珊瑚科1种等。

西沙海域共发现底栖甲壳动物41种,隶属13科28属,其中以短尾类种数最多,共25种,隶于5科15属,主要的蟹类有扇蟹、蜘蛛蟹、梭子蟹、磁蟹、蛙蟹、王蟹、菱蟹等,以扇蟹科种类最多,共6属11种。虾类资源约有200多种,主要品种有锦绣龙虾、密毛龙虾、中国龙虾、黑吉对虾、日本对虾、近缘新对虾、大额仿对虾、鹰爪虾、磷虾、糖虾。

西沙群岛海域已发现的底栖软体动物19科25属26种,仅次于甲壳类动物,列西沙海域底栖生物种类总数的第二位。在双壳类中,鸟蛤科有3属3种,帘蛤科2属3种,锉蛤科2属2种。潮间带软体动物51科287种。西沙礁盘区域游泳鱼类平均生物密度平均密度比外海高;梅鲷类生物密度最高,主要密集于东岛、永兴岛、七连屿等海区。

西沙群岛里有什么鱼 ?

西沙群岛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400余种,是捕捞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鲣鱼、飞鱼、鲨鱼、石斑鱼的重要渔场

西沙群岛海底有那些鱼?

西沙群岛的鱼   鱼类是海洋的重要生物资源。我国南海海洋鱼类有

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西沙群岛海域都有分布,其中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主要有马鲅鱼、石斑鱼、红鱼、鲣鱼、带鱼、宝刀鱼、海鳗、沙丁鱼、大黄鱼、燕鳐鱼、乌鲳鱼、银鲳鱼、金枪鱼、鲨鱼等。特别是马鲅鱼、

石斑鱼、金枪鱼、乌鲳鱼和银鲳鱼等,产量很高,是远海捕捞的主要品种。西沙群岛的鱼类

资源十分丰富,品质十分优良,而且盛产我国其他海区罕见的大洋性鱼类。如:金枪鱼、鲨

鱼等。

西沙群岛的海里还会有哪些好看的鱼

马鲅鱼:属暖性上层鱼,以中上层小鱼为食,夏秋季结群洄游,部分进入渤海产卵。石斑鱼: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红鱼:栖地广泛,凡是礁沙混合区、石砾区、岩石区、泥沙区或外海独立礁均可见其踪迹。鲣鱼:主要特征是体侧腹部有数条纵向暗色条纹,背侧具线色斑条。

西沙群岛的海里好看的鱼有马鲅鱼、石斑鱼、红鱼、鲣鱼、宝刀鱼等。

1、马鲅鱼:属暖性上层鱼,以中上层小鱼为食,夏秋季结群洄游,部分进入渤海产卵。

2、石斑鱼: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

3、红鱼:栖地广泛,凡是礁沙混合区、石砾区、岩石区、泥沙区或外海独立礁均可见其踪迹。

4、鲣鱼:主要特征是体侧腹部有数条纵向暗色条纹,背侧具线色斑条。

5、宝刀鱼:分布于中国南海、东海,国外见于日本、南洋群岛、澳洲的东南海域,中印半岛、印度、红海和非洲的东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