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鱼螈的简单介绍

编辑: 时间:2024-03-04 21:27:38

本文目录一览:

有什么动物是三栖的

版纳鱼螈的简单介绍

世界上没有三栖动物,有两栖动物。比如:各种蛙(青蛙、树蛙、箭毒蛙);蟾蜍;蝾螈(大鲵、小鲵、东方蝾螈);蚓螈,等等。

1、盲尾蚓科

盲尾蚓同时具有一些原始和进步的特征,原始的特征包括鳞片较多,头骨多和有短尾等,进步的特征包括嘴位于头部下方、触突远离眼睛和身上的环褶不再进一步分褶等。盲尾蚓为卵生,但是幼体阶段很短暂。

2、鱼螈科

鱼螈科为卵生,雌螈用身体盘绕这些卵直到卵孵出。鱼螈科在我国有双带鱼螈和版纳鱼螈两种,其中版纳鱼螈曾经被认为就是双带鱼螈,后来才确认为独立的种,它们是无足目在我国的仅有代表。

3、鳗螈

鳗螈是有尾目中最奇特的一类,身体细长,没有后肢,外形似鳗,终生有外鳃,并可能是体外受精,其中大鳗螈和小鳗螈有三对鳃裂,4个手指,而拟鳗螈只有一对鳃裂,3个手指。

4、滑蹠蟾

滑蹠蟾是新西兰唯一的两栖动物,栖息在近水的潮湿地区,产卵于潮湿的地面上,卵孵出的时候已经接近完成变态,形如有尾的小蛙,附着在成蛙的背上。

5、龟蟾科

龟蟾科的胃育蛙(属:溪蟾属 Rheobatrachus)养育下一代的方式在动物界中非常独特。雌性蛙在产下的卵受精完成后会吞下受精卵,而到雌蛙吐出来的是已经发育成熟的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栖动物

什么是化骨蛇

版纳鱼螈。

中国唯一的蚓螈种类——版纳鱼螈,已知分布于云南、广西和广东,并可能分布于老挝、缅甸和越南。体蠕虫状,缺四肢,背腹略扁平,环褶鳞存在。

鱼螈长期以来不为群众所了解,且传说它很毒,咬后没有药治,若吃了它连骨头都被化掉,所以版纳鱼螈被当地百姓称为“化骨蛇”。

其实,蚓螈是无毒的温和角色,只爱在地里钻动,捕食小虫。雌性的蚓螈还是个好妈妈,虽然不能用体温孵卵,但它会用身体把卵围起来守护着,依靠身上的黏液使卵保持湿润。如果卵掉了出去,它还会用脑袋把卵顶回来。

扩展资料

版纳鱼螈生活习性:

版纳鱼螈生长速度缓慢,在非冬眠期体长月增长5.84mm±3.0mm,体重月增长1.31g±0.92g;活动规律受温度影响大,食性单一,具有冬眠和蜕皮的现象。

版纳鱼螈在海拔200~600m林木茂密的土山地区,于水草丛生的山溪、小河水流缓慢、土质肥沃的适于蚯蚓生活的岸边或水生作物的田边、池边营穴而居。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地理网-杯弓蛇影不用怕  似蛇非蛇的动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版纳鱼螈

版纳鱼螈可以吃吗

版纳鱼螈肯定是没有毒的。版纳鱼螈头小而扁平,头长大于头宽;吻端宽圆,突出于下唇;鼻孔近吻端两侧;眼间距约为鼻间距的2倍而几乎等于吻长;眼小呈点状隐于胶膜下,瞳孔呈圆形;上唇缘每侧中央部位有一个锥状触突,触突至鼻孔的距离约为其至眼的距离的3倍,基部有一小窝可供缩入。

鱼螈是什么

如题     ,     应为  

鱼螈科       Ichthyophiidae    鱼螈属       Ichthyophis     无足目两栖动物

下图为     版纳鱼螈    Ichthyophis bannanicus  ,俗称 芋苗蛇、两头蛇

是中国无足目两栖类的惟一代表。蚓螈类体形似蚯蚓,头、颈区分不明显,四肢和带骨均退化消失,体表富有粘液腺,身体有些部位有鳞片的残余。繁殖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有些种类的雌性有孵卵行为。版纳鱼螈无四肢。由于长期适应穴居,眼睛退化,仅可见点状残迹。栖息于海拔200-600m,林木茂密的土山地区,喜居水草丛生的山溪和土地肥沃的田边池畔,营穴居生活。

版纳鱼螈的生活习性为昼伏夜出。喜食蚯蚓,也觅食其它昆虫幼虫。识别特征与习性,体呈蠕虫状,乍看似蚯蚓,无四肢,尾部很短,幼体有尾鳍,由于长期适应穴居,眼隐于皮下,眼鼻间有触突,体具环褶360个左右,体背棕黑,体侧具一黄色纵带纹。成体全长约380mm。

版纳鱼螈和双带鱼螈有什么区别?

如题  ,  版纳鱼螈形似双带鱼螈,发现之初误认为就是双带鱼螈,经研究发现双带鱼螈体表有黏液覆盖具有毒性,这一点是与版纳鱼螈的最主要区别。

鱼螈科     Ichthyophiidae  鱼螈属    Ichthyophis   无足目两栖动物 (下辖约 45种)

下图为     版纳鱼螈    Ichthyophis bannanicus  ,俗称 芋苗蛇、两头蛇

是中国无足目两栖类的惟一代表。蚓螈类体形似蚯蚓,头、颈区分不明显,四肢和带骨均退化消失,体表富有粘液腺,身体有些部位有鳞片的残余。繁殖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有些种类的雌性有孵卵行为。版纳鱼螈无四肢。由于长期适应穴居,眼睛退化,仅可见点状残迹。栖息于海拔100~900米植物茂密的热带和亚热带的潮湿地区,常栖息于溪流、小河及其附近的水坑、池塘、沼泽和田边石缝、土洞内或树根下。

版纳鱼螈的生活习性为昼伏夜出。喜食蚯蚓,也觅食其它昆虫幼虫、幼鱼等。识别特征与习性,体呈蠕虫状,乍看似蚯蚓,无四肢,尾部很短,幼体有尾鳍,由于长期适应穴居,眼隐于皮下,眼鼻间有触突,体具环褶328~408个人,体背棕黑,体侧具一黄色纵带纹。雄螈体长(吻端至肛前缘)309~317mm,雌螈体长345~411mm。

我在广西桂林也发现了版纳鱼螈,请问版纳鱼螈有什么价值,可以治病吗

版纳鱼螈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两栖动物~已经列入《“三有”保护动物名录》~但是没听说它有什么可以治病的功效~不过中央10套的《走进科学》曾经做过一期相关节目~好像玉林师院有个专门的研究小组正在专门针对版纳鱼螈做研究~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和他们联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