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香鲸的资料(抹香鲸的资料300字)

编辑: 时间:2024-03-05 02:18:44

本文目录一览:

抹香鲸为什么叫抹香?

抹香鲸的资料(抹香鲸的资料300字)

因为抹香鲸喜欢吃大王乌贼,消化不了它的嘴,便在大肠位置停留,并分泌其他物质把它包裹起来。这个东西取出来之后很臭,但是放置一段时间后就很香,而且被它熏过之后能持久保香,是做香水等的理想材料。

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称“龙涎香”,为名贵的中药,用于治疗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等症。抹香鲸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不结冰的海域,由赤道一直到两极的不结冰的海域都可发现它们的踪迹。

扩展资料

抹香鲸背面肤色深灰至暗黑,在明亮的阳光下呈现为棕褐色。腹部银灰发白。上唇与下颚近舌头部位为白色。侧腹处通常有不规则的白色区块。

抹香鲸骨骼的特点是头骨巨大,约为骨架全长的1/3。颅顶形成巨大凹陷,翼骨发达,枕骨愈合,无泪骨;头骨左右明显不对称,左骨质鼻孔比右边大;左鼻骨发达,右鼻骨退化;左前颌骨较短,向后仅达鼻孔,右前颌骨后延超过鼻孔达颅凹后壁。寰椎游离,其它6枚颈椎愈合;肩胛骨高大于宽,第11对肋发育不全,扁直、短小,是鲸类骨骼中最特殊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抹香鲸

抹香鲸是保护动物吗?

抹香鲸是保护动物,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抹香鲸头部巨大,下颌较小,仅下颌有牙齿。主要食乌贼。体长可达18米,体重超过50吨,是体型最大的齿鲸,头部可占身体的1/3,无背鳍;潜水能力极强,是潜水最深,潜水时间最长的哺乳动物。体型似鱼,用肺呼吸。

颈短,头似与躯干相联;颈椎愈合;鼻孔为喷孔,位于吻端,前肢成鳍,前臂退化,掌部变长,趾数增加,但从外部看不出趾和爪;后肢退化;尾似鱼,有水平尾鳍,游泳靠尾挥动。

扩展资料:

10米长抹香鲸遭渔网困住

7月19日,意大利一海岸警卫队在西西里岛北部海域解救被困的抹香鲸。该抹香鲸长约10米,被海中废弃渔网缠住。附近度假游客发现后上报,海岸警卫队因此出动。

潜水员用小刀等器具尝试割开渔网,试图解救它。但鲸鱼情绪激动,救援工作十分艰难,当天并未成功将其解救。这已经是三周内第二条被困在非法渔网中的抹香鲸,环保组织呼吁意大利政府对非法捕鱼采取行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抹香鲸

抹香鲸的生活习性是怎么样的?

抹香鲸喜群居,往往由少数雄鲸和大群雌鲸、仔鲸结成数十头以上,甚至二三百头的大群,每年因生殖和觅食进行南北洄游,其游泳速度很快,每小时可达十几海里,而且抹香鲸有极好的潜水能力,深潜可达2200米,并能在水下呆两个小时之久。

一、活动

因为抹香鲸的潜水时间很长,在海面上看到的机会不大,但其特殊的外形与喷气使其不易与其他大型鲸类混淆。两次下潜的间隔抹香鲸会在海面漂浮或缓慢游动,外观上很像巨大的漂流木;左倾约45度的喷气低矮而呈树丛状。经常有跃身击浪或鲸尾击浪的动作。

抹香鲸浮在水面上睡眠,睡眠很沉,常在水面上静浮几个小时。船只夜间在海上停航.漂流中,常发现大鲸静静地睡在船的旁边。

二、食性

主食大型乌贼、章鱼、鱼类,而乌贼、章鱼主要吃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和鱼类。每天要消耗相当于体重3%至3.5%重量的食物。

雄鲸同样以枪乌贼为食,不过偏好猎物的体型通常更大,例如大王酸浆鱿。曾经在一头抹香鲸的胃中发现一只尚保持完整,长12米、重达200千克的大王乌贼。在抹香鲸的嘴边与身上有时会有类似被抓伤的刮痕与圆形的吸盘印痕,推测可能是与这类大型猎物搏斗时,由枪乌贼触须所留下的伤痕,曾有发现直径达11厘米的吸盘印痕的记录。

扩展资料:

形态特征:

抹香鲸雄性体长11-20米,雌性体长8.2-18米,成年体重25-45吨;出生时幼体长4米,体重达500千克。与身躯比较,抹香鲸的头部显得不成比例的重而大,具有动物界中最大的脑,而尾部却显得既轻又小,这使得抹香鲸的身躯好似一只大蝌蚪。

成年雄鲸的头部尤为突出,一般头部占身躯全长的四至三分之一,外表大致呈方体。它的鼻孔就位于这个巨大的长方体顶部左前方的两侧。异常的是,抹香鲸虽有两个鼻孔,但只有左侧鼻孔畅通,用来呼吸,而右侧的鼻孔则天生阻塞,这致使抹香鲸在浮出水面呼吸时,总是身躯偏右,水雾柱以约45°角向左前方喷出。

抹香鲸的下颔短小且狭窄,似棒状,长度要比头部的上颔短,很不相称,由侧面观看时不易分辨。它的下颌虽小但骨骼结实且强有力。下颌颌面上生有数颗圆锥体牙齿,环绕下颌20多厘米长。而抹香鲸的上颌则不生牙齿,只有被下颌牙齿刺出的一个个圆锥形的小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抹香鲸

抹香鲸是什么动物?

抹香鲸是齿鲸类惟一个体庞大的一种,而它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占体长1/4的巨大额部,那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油脂,可供人们提取10~16桶(每桶为36加仑)纯净的鲸油。为此,它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当初的100多万条锐减为现今的几万条。

幸好贪得无厌的人们及时幡然悔悟,停止了大肆捕杀,在印度洋上开辟了鲸类禁猎区,才制止了抹香鲸的濒临灭亡。

然而,人们并未停止对抹香鲸的兴趣,只不过已变为另一种方式,即对抹香鲸神秘性的探索,相信这种工作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1981——1984年,在国际野生动物组织的资助下,加拿大纽芬兰海洋科学研究学会的H·瓦德汉等五位学者,首次完成了对抹香鲸生态习性的全面考察,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神秘的抹香鲸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带回了一些无法解释的谜团。

首先依然是那个装满油脂的巨大额部,它对抹香鲸来说到底起什么作用呢?科学家们对此作了种种推测,说法不一。

美国的W·瓦德基对此的解释是,抹香鲸是以捕食深海区的章鱼、乌贼为生的,是包括其他鲸类在内的一切海栖哺乳动物中的“潜水冠军”。虽然它有一个巨大的肺部和贮藏空气的巨大腔膛,但这不足以使它在长时间潜水后迅速升浮到海面,而它额部多余的巨大脂肪体却起到了浮力调节器的作用,为它深海潜捕赢得了时间。

但是法国学者R·布斯涅尔不同意上述观点。他认为抹香鲸巨大的额部脂肪体实际上是起回声探测器的作用。它之所以能在深海区昼夜捕食,就是因为具有优于其他鲸类的声纳系中的接收功能,它额部的脂肪体就像声学中的透镜体一样,将复杂的回声折射成灵敏的探测声,以便正确地分析、探测猎物的方向及数量,最后传到内耳,大脑神经指令追捕。

以上两种解释都基于推测,由于缺少足够的证据,目前还很难判断哪种更接近于真实。抑或二者都不是合理的解释,那有效的答案还在冥冥中。

另外,抹香鲸那神秘的“吻”,也是令人困惑的谜。在3年的考察中,瓦德汉等学者多次发现,雌、雄抹香鲸的嘴部相互接吻,成年抹香鲸的嘴部也常接触幼鲸,它们是和人类一样以此表达爱意吗?那么,为什么成年抹香鲸在海面相互振动嘴部之后,就意味着要开始一场争斗呢?而争斗的结果又往往在双方的下腭部留下牙齿咬的平行伤痕。对此还没有人做出过合理的解释。

再有,抹香鲸以何种方式摄食也是人们长期探索而至今未决的问题。有人认为抹香鲸属齿鲸,当然用牙齿撕咬猎物,然而在瓦德汉等学者的3年考察中,多次发现,即使牙齿严重磨损甚至完全脱落的抹香鲸,依然能捕获、吞食大王乌贼。

于是又有人提出抹香鲸捕食既不依赖牙齿,也不靠它巨大的体型,而是在捕食前大吼一声,把猎物吓昏,然后食之。然而经考察,鲸类并没有声带,它们的声音又是怎样发出来的呢?有人说是额部共振产生的,但又不能确认。所以这也是一个未解之谜。

【地球上是否曾存在过“哺乳鸟”?

在动物进化历程中,有一个重大的悬案,那就是地球上是否曾存在过“哺乳鸟”。

以今天动物学的常识来看,哺乳类与鸟类分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动物种类,二者无论在生理、生化,还是外在形态结构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传统的动物进化理论认为,哺乳动物与鸟类分别是从不同时代的古爬行动物分化而来,哺乳动物要比鸟类早4000~6000万年;鸟类与现今的蜥蜴、蛇、鳄等动物的亲缘更为接近,而与哺乳类动物绝没有共同的祖先。

1982年,英国伊丽沙白皇家学院的加德纳却对以往的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鸟类与哺乳类动物有着共同的祖先——“哺乳鸟”。这种“哺乳鸟”是在2.25亿年前从古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的,它兼有鸟和哺乳动物的特征。加德纳的“哺乳鸟”学说并非依据现今发现的鸟类化石,而是通过对不同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比较而得出的哺乳动物与鸟类之间存在的22个显着共同特征。诸如:这两类动物都是恒温动物;有调节体温的机制;在心脏、头骨、脑的结构上,在蛋白质分子结构、生理和行为上,这两纲动物都具有显着的共同特征。

一部分生物学家对加德纳的观点和研究方向很赞同。剑桥大学的弗里戴和毕晓普通过对鸟类、哺乳类和爬行动物的蛋白质结构的比较分析,全力支持加德纳的学说。认为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最为接近,亲缘关系较近;而鸟类与爬行动物的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差异较大,二者亲缘关系较远。

但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休尔、英国利兹大学的亚历山大、牛津大学的凯普等人对“哺乳鸟”学说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不相信世上曾有具有鸟类和哺乳动物特征的“哺乳鸟”存在。他们还认为,虽然鸟类与哺乳动物之间确实有很多共同特征,但这不足以证明它们一定有“哺乳鸟”那样的共同祖先,而且不依据化石资料的研究方法也不足取。

时至今日,传统的进化观点与加德纳的学说谁是谁非?鸟类与哺乳动物究竟有没有共同的祖先?世上是否有过“哺乳鸟”?这一系列的问题还有待于研究者们的进一步探索。

白鲸.虎鲸.抹香鲸的资料

白鲸(学名:Delphinapterus leucas)额头向外隆起突出且圆滑,嘴喙很短,唇线宽阔。身体颜色非常淡,为独特的白色。游动时通常比较缓慢,在海浪和浮冰中难以辨识。白鲸喜欢生活在海面或贴近海面的地方;潜水能力相当强,对于北极的浮冰环境有很好的适应力。

世界上绝大多数白鲸生活在欧洲、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以北的海域中。几个白鲸集中的地区已成为赏鲸圣地,包括加拿大东部的圣劳伦斯河下游与哈德逊湾西部的丘吉尔河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