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首部流域保护专门法律即将施行,该法有什么特点?
特点就在于它是第一专门保护流域的法律。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长江保护法,将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针对长江所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这部法律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理念要求,切实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
详细信息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副主任杨合庆指出,长江保护法的定位,首先是一部生态环境的保护法,把保护和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建立健全一系列硬约束机制,强化规划管控和负面清单管理,严格规范流域内的各类生产生活和开发建设活动。
“这实际上比较明确地体现了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的要求。”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介绍,长江保护法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四个禁止”,即禁止在长江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布局对生态系统有严重影响的产业,禁止重污染的企业和项目向长江的上中游转移,禁止在长江干支流干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禁止在长江干线的岸线三公里范围内和重要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改扩建尾矿库,防范风险。
长江“无鱼”之困如何破解?农业农村部长江办主任马毅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长江保护法多数条款都直接或间接涉及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为贯彻落实法律规定,农业农村部将健全长效保护管理机制,加快出台《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管理规定》,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开展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督促指导各地落实“十年禁渔”、灌江纳苗、江湖连通、生态调度、增殖放流等保护修复措施,全力扭转长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趋势。
同时,长江保护法注重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重点产业升级改造,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等方面规定了许多支持、保障措施,以促进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5年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这充分说明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力促进了高质量发展。
“长江保护法是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蓝图的法律保障。”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王善成说,实施好长江保护法,就是要以法律手段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要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引导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新模式。
长江十年禁渔,除了长江干流外,还有哪些地方是禁钓水域?
按照国务院部署,2021年元旦前,长江流域将实现全面禁捕,开启长江“十年禁渔”。根据《长江流域重点水城禁捕和建立偿制定实施方案》要求:2019年年底前,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区完成渔民退捕,率先实行全面禁捕,停止所有生产性捕捞。2020年底前,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保护区以外水域要完成渔民退捕,暂定实行10年禁捕。所谓长江禁捕直接涉及“一江、两湖、七河”,包括长江干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汉江、大渡河等重要支流,以及鄱阳湖、洞庭湖等通江湖泊。 国务院文件明确规定可以休闲钓,即一人一杆的个人垂钓属于休闲娱乐,不在禁止范围,不能捕捞珍稀濒危物种和幼鱼, 但是江苏、湖南、重庆等长江沿岸以及沅江、湘江等主要支流沿岸地区大部分则是完全禁钓。
为什么一下子禁渔期要十年这么久,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现在长江基本已经无鱼可捕了。如今长江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资源量已大幅萎缩,捕获量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下降了90%以上,产卵量从最高1200亿尾降至最低不足10亿尾。四大家鱼的繁殖成长通常需要四年,禁渔期设置十年,才可以让它们繁衍两三代,这样他们才会的数量才可以恢复。而且水生生物恢复的也比较慢,特别是某些藻类植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恢复的,所以现在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直接设置长达十年的禁渔期。
长江拥有各种鱼类400余种,特有鱼类180余种。长江既是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等重要经济鱼类的天然种质资源库,更是诸多珍稀水生生物的避难所。在1988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珍稀保护野生鱼类共有16种,其中分布于长江水系的有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白鲟和长江鲟,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花鳗鲡、川陕哲罗鲑和松江鲈鱼等。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白鲟灭绝 ,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已不足20尾。这些鱼类遭受着人类活动干扰导致的栖息地破坏,种群数量稀少,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由于以前捕捞方式落后,捕捞量小,人类还不会对自然造成大的影响。但是现在工业化机械化的捕捞,人类对资源的索取超过了资源生长的速度,现在我们的长江也基本无鱼。在这种越来越严峻的形式下,越来越多的人涸泽而渔,开始采取“电毒炸”“绝户网”等非法作业方式竭泽而渔,最终形成“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因此,长江干流和和重要支流暂定实行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制度,就是禁止一切生产性捕捞。
长江禁渔多久
(一)为什么要“十年禁渔”
1.酷捕滥捞导致长江无鱼
酷捕滥捞是淡水鱼资源大幅衰减的主要“凶手”之一,不仅削减渔业资源的“存量”,还严重破坏“增量”。长江中下游包括两湖流域,渔民使用电捕、“迷魂阵”、人工围堤、密眼网具等违法捕捞行为广泛存在。渔获物呈现数量少、质量低、幼龄化的趋势。这种竭泽而渔的方式对长江渔业资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2.江豚、白鲟等大型珍稀动物无食
白鱀豚、江豚、白鲟等大型珍稀保护动物都是以鱼为食的。除了非法捕捞手段和轮船螺旋桨对它们造成伤害外,导致这几种动物消失或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就是鱼类数量锐减。长江“无鱼”,最直接伤害的就是这些处于食物链金字塔顶端的大型动物。作为长江的旗舰物种,白鱀豚已被宣布功能性灭绝,白鲟已宣布灭绝;江豚仅剩千余头,若再不采取措施,或在15年后消失。旗舰物种不在,长江生态系统危矣!
3.天然种质资源库最后保种
目前,四大家鱼占我国淡水渔业养殖产量约50%,然而其种质资源质量整体在下降。根据我国“三江”(长江、珠江、黑龙江)“四大家鱼”种质调查结果,长江水系的种质无论是表型还是遗传多样性等方面都是最好的。因此,通过全面禁渔保住长江这个天然种质资源库,恢复长江野生鱼类的自然生态系统,关系到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和未来。
4.现行的禁渔期制度存在天然缺陷
每年3-4个月的禁渔期制度对渔业资源保护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由于酷捕滥捞的屡禁不绝,自然繁衍的后代还来不及长大就在3个月解禁后被捕捞。此外,目前开展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往往形式大于内容。放流的鱼苗不久就可能被捕捞出现在市场上,实际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增殖放流还存在着影响或改变鱼类种群遗传结构的风险。
(二)为什么是十年
1.禁渔不影响老百姓吃鱼
禁渔十年,让捕捞渔业退出长江及大型湖泊,一不会影响我国渔业的发展,二不会影响百姓生活对淡水鱼的需求,却能让长江休养生息,渔业种质资源得以恢复,是保护渔业前途的必要手段。
2.禁渔不影响渔民生计
捕捞收入逐年下降,捕捞业已难以支撑沿江渔民的基本生活。多数地区甚至陷入“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渔民另谋出路、转产转业已是大势所趋。
希望能帮助到您。
长江还有白鲟吗
长江还有白鲟吗
长江还有白鲟吗,长江白鲟是长江流域的一个物种,又称中华匙吻鲟,与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同属于匙吻鲟科,也称为中国剑鱼。白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鱼类,在古代白鲟就已经有了记载。那么长江还有白鲟吗?
长江还有白鲟吗1
长江白鲟宣告灭绝
长江白鲟没能进入2020年。中国长江又一特有物种被宣布灭绝。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日前在线发布的一篇研究论文透露了这一消息。
研究人员在该论文中称,预计2005-2010年时,长江白鲟已经灭绝。该论文的预校样于2019年12月23日在线发布。白鲟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千克,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又称作中华匙吻鲟,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同属匙吻鲟科的物种。
白鲟是几级保护动物?
白鲟这一劫后余生的孑遗动物,在科学研究上显得极为珍贵,加之现存的种群数量极少。为此,中国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于1983年和1987年两次发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将其列为一类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动物。属于中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
虽然科学研究部门正着手进行人工繁殖研究,但在没能大量人工养殖之前,还须严格禁止捕杀亲、幼鱼,大力提倡幼鲟还江,以保护和拯救此珍稀濒危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
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鲟是哺乳动物吗?
白鲟另名为中国剑鱼,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因为其吻部长状如象鼻,又俗称为象鱼。体长梭形,上下颌均具尖细的齿,吻长剑状,其长为眼后头长的1.5-1.8倍,吻部由前到后逐渐变宽,前端钝尖,狭而平扁,基部肥厚。体无骨板状大硬鳞;仅在尾鳍上缘有一列棘状鳞,背部浅紫灰色、腹部及各鳍略呈白粉色。
中国古代白鲟被称之为鲔。春季溯江产卵。主产于中国长江自宜宾至长江口的干支流中,钱塘江和黄河下游也有发现。是中国特产稀有珍贵动物,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鲟鱼鱼籽酱
鲟鱼鱼籽酱是用出鲟鱼的鱼卵制作来的,是最正宗的鱼籽酱。市面上很多鱼籽酱是大马哈鱼,黑鲑鱼、红鲑鱼的鱼卵,与鲟鱼鱼籽酱相比其珍贵程度和营养、医疗价值就差很多了。
长江十年禁渔政策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通告明确,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自2020年1月1日零时起率先实行全面禁捕;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护区以外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这一空前严格的禁渔措施,为长江流域摆脱“无鱼”困境带来了希望。
长江还有白鲟吗2
长江白鲟灭绝的原因
一是非法捕捞
人类为了经济利益,在以前的时候会大量捕捞长江白鲟,而此时国家也没有出台明确的禁止令。长江流域周边的居民出现大肆捕捞获利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是直接导致野生白鲟灭绝原因之一。
二是栖息地丧失
在长江流域修建的水坝阻断了它们的迁移路线,不可持续的沙石开采破坏了它们的产卵场,以及栖息地丧失。
长江白鲟复活的希望比较少。
因为没有掌握人工繁殖、饲养技术。据我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科学家表示,野生长江白鲟一直没有人工养殖成功的案例,此前因缺乏技术、硬件条件,人工养殖的白鲟其存活时间最长只有29天。
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白鲟的分布区在逐渐缩小,数量也在逐年减少,且个体也越来越小,目前我国已具备相关的养殖条件,但却再没有捕获过活体长江白鲟。
自2003年至今,科研人员没有再发现过白鲟,也没有其人工养殖个体存留。但人们还抱有一线期待。未来是否能再见到长江白鲟可能还是未知数,但有渔民认为,长江某些水域还幸存有白鲟。
总得来说,2022长江白鲟灭绝了,于7月21日晚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白鲟灭绝的。而灭绝原因和人类有很大的关系,不人工繁殖的原因是其不容易养活。
长江还有白鲟吗3
中华鲟的.外形特征
中华鲟的体型非常庞大,即便是普通的个体也可以长到1.3米左右,最大的甚至可以达到5米左右,重量也堪比中小鲨鱼达600公斤,算是长江流域中最大的鱼,几乎称霸整个长江,也被称为鱼王。
它的外形非常奇特,和小体鲟类似,像剑一样,吻部非常尖细上翘,身体呈现五边形的筒状,长有五道骨质鳞片,其他部分的皮肤极为光滑,并且它的吻部还长有四根长须,长有假鳃和喷水孔。
中华鲟的生活习性
中华鲟不仅是淡水鱼中体型最大的鱼,它还是其中的老寿星,最长可以存活40年,它也属于洄游鱼类,所以会在长江滞留12个月之后再回到产卵地,不过它并不是一直不停的逆流而上,而是走走停停,有时候甚至能在洼地中静静的待上好几天,这可能也是它为什么会在长江下游中待一年的原因之一,等到第二年的时候,它就会来到上游产卵。
中华鲟平时主要以底栖鱼类为食,因为它本身就是生活在水底的,虽然体型很大,但也基本上都是捕捉虾蟹、鱼类,甚至是水生昆虫等,尤其是在幼年时期会以蚊子幼虫、蜻蜓幼虫等昆虫为主食,甚至有时还会吃植物的碎屑,它们在洄游的时候也会在海水中捕捉头足类。
中华鲟的种群现状
中华鲟的成熟时间长,并且繁殖率低,加上长江船只的侵扰,也使得它的数量在逐年的下降,在08年的时候就已经不足200尾,而等到2013年时甚至发现它们已经开始停止自然产卵了,而后来政府也是采取了很多的措施。
不仅是为其设置了330公顷的繁殖地,而且还获得了人工繁育中华鲟的技术成就,这也使得它们免受灭顶之灾,毕竟它们是最古老的鱼类祖先,已经存在1.4亿年,所以已经被列为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