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王安石的关系主要包括政治交往、私人交往和学术交往三个方面:
1. 政治交往。苏轼起先反对王安石改变科举制度,继而反对王安石变法,因而被贬。被贬之后,苏轼又写了很多政治诗来讽刺新政。而后王安石失势,司马光当权,欲全部废除新法,而苏东坡又主张对新法“较量利害,参用所长”,以致又被―贬再贬,流落岭南海南。
2. 私人交往。在私人交往上,苏东坡从御史台之狱出来后,到黄州担任了4年零2个月的团练副使,之后往汝州,途经金陵,与退职在家的王安石相会,共览江山之胜。可称之为好友关系。
3. 学术交往。两人在学术方面可以说是互相钦慕。如在金陵他们“尽论古昔文字”,王安石叹道:“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而苏轼亦说:“王氏之文未必不佳。”王安石读苏东坡的“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抚几而叹:“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一句。”苏轼读王安石的《金陵怀古》词也极口称扬:“此老乃野狐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