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云门寺阁》作者:孙逖,全诗: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余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颔联是写到达宿处后凭窗远眺的景象,这两句对偶工稳,内蕴深厚,堪称是篇中的警策。
“悬灯”、“卷幔”正是入夜时初到宿处的情状:点燃宿处油灯,卷起久垂的帷帘,观赏起窗外的夜色。
诗人借悬灯写出夜色中壁立的千嶂,借卷幔写出想象中所见浩淼的太湖。
山与水对比,纵与横映衬,意境极为优美。
其实,在茫茫夜色中,纵然卷起窗帘或借助于所悬之灯,也是看不到千嶂奇景和五湖秋色的,这纯属想象之辞。
诗人不为夜幕和斗室所限,而能逸兴遄飞,放笔天地,写出如此壮美的诗句,显示了诗人宽阔的胸怀。
并且,这两句诗并非泛泛的写景抒情之笔。
诗人以“悬灯”、“卷幔”表示投宿,又以“秋”与“夕”点出节令与时间,并以“千嶂”、“五湖”的高远气象表明所宿处的云门山寺的势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