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为蜻蜓目蜻科和蜓科昆虫的总称,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全世界约有5000余种,在中国分布有约300余种,其中最常见的蜻蜓有很多种,例如碧伟蜓、黄蜻和长叶异痣蟌等。
1. 蜻蜓是益虫。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成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虫,实为益虫,蜻蜓的食量也是非常惊人的,一种俗称为“青头楞”的绿色大蜻蜓一天能亳不在乎地吃掉2000只左右的蚜虫等这类小飞虫,据说一只马大头蜻蜒一天内能吃近1000个小飞虫,能在1小时内吃掉4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同时,蜻蜓的幼虫也特别爱吃蚊子的幼虫,一只蜻蜓幼虫一年能吃3000多只蚊子的幼虫。
2. 蜻蜓冬天到哪里去了。蜻蜓在冬天之前基本已经完成了整个生命周期,但蜻蜓的卵会被置于植物内、枯木内或甚至干土中,又或被掉在水面上,这视其品种而定,大多数温带地区的蜻蜓品种的卵不会在产后孵化,并且可能待上数月才孵出稚虫,这一段不孵化时期称为“滞育期”,目的就是是为了让蜻蜓以卵的形态度过寒冬。
3. 蜻蜓幼虫吃什么食物。蜻蜓幼虫的食性与种类有关系,通常栖息于溪流蜻蜓幼虫主要以蜉蝣稚虫、石蝇稚虫、摇蚊等双翅目幼虫以及一些小鱼为食,栖息于静水域的种类则主要以蝌蚪、小型虾类、小鱼、水蚤、体型较小的蜻蛉稚虫、仰泳蝽、孑孓、摇蚊等双翅目幼虫为主食,幼虫期是蜻蜓一生中最漫长的时间,蜻蜓孵化后的稚虫的第一个阶段或龄期称为前稚虫,没有足部,通常只维持数秒至数分钟,稚虫在这第一次脱皮后就进入第二个龄期,有构造简单的足部和三条有节的触角,蜻蜓稚虫随著种类不同而各有不同的龄期,从8~16个龄期都有,整个稚虫其所需时间依照不同种类及季节而有所不同,从一个月到三、四年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