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损伤人体DNA
2019年,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表示,核废水中含有碘-129、锶-90、钌-106和碳-14等放射性元素。其中碘-129可引起甲状腺癌,锶-90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易引起白血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在2020年指出,福岛核污水中放射性同位素碳-14等放射性物质含量高,相当危险,存在破坏人类DNA的潜在风险。
2、人体内积聚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生物学博士弗拉基米尔·拉科夫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水即使经过仔细清洗,仍可能导致放射性同位素残留在包括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在内的海洋生物中,然后在人体内积累。
拉科夫认为,要彻底清除福岛核电站水中的放射性污染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是原子同位素。对于这样的水,无论多么干净,同位素都会存在。拉科夫说,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一些寿命较短的同位素可能已经消失,比如放射性碘,但有些元素需要几万年或几十万年才能衰变。
3、食品安全
据日本新闻社报道,东京电力公司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大松顶进行了调查。2018年2月,检测结果显示,每公斤小鳍红母鱼中检出铯358贝克勒尔,大大超过日本国家标准。如果吃200克这种鱼,相当于胸部X光照射量的一半,约1毫克。
4、甲状腺癌增加118倍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在日本东北部、岩手、宫城、福岛县等地造成毁灭性破坏,导致数万人死亡。3月12日,福岛核电站1号机组爆炸后释放出大量核辐射。